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布局,准备翻脸!(求追订!)(3 / 4)

过,很有意思嘛!”

老人说完,热情招手:

“过来坐嘛,听小吴同志说,你对改革有些独到见解?今天我们就好好聊聊!”

等他在一旁石凳上坐好,老人再一次让他发言,吴教授也说在这里可以大胆的说。

华十二也不客气:

“您让我说,那我可就说了啊,我认为改革的关键是要打破大郭饭。就像我们红星集团,以前工人们干多干少一个样,卖力气也赚那么多钱,偷懒也赚那么多钱,很多工人都消极怠工!”

“后来我在集团推行计件工资,生产效率立刻翻了两番,最难抓的质量问题也上去了!”

老人眼睛一亮,掏出香烟递给他一支:

“你这个例子举得好。接着说。”

这天华十二被老人留了饭,期间聊了很多,华十二还提到了企业改革。

现在很多亏损企业,已经成了当地老大难的问题,华十二提议可以对这些亏损严重的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改革的建议.

其实他说这个也是有私心的,红星集团要是成了烂摊子,曲秀贞肯定得找他,他总不能一次次这么白干,然后等着别人摘桃子吧,与其受制于人,不如自己做主。

他先把这两个方案拿出来让老人琢磨一下,等到那一天他也好开口说话。

临告别的时候,老人忽然说道:

“你在企业里干的也很好,你搞的红星集团,为很多企业都做了一个好的榜样,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吉春那边的事情,委屈你了.”

华十二听着就感觉心中一暖,而且以老人的身份,既然说委屈他了,那这件事情自然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案。

见过老人之后,华十二就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每日上学码字,有时间就给读者回信,其中一个来信的读者,是吉春《金土地》杂志的主编邵敬文。

邵敬文在信中说,他是《沉重的翅膀》这部忠实的读者,听说作者也是吉春人,所以他想跟华十二约稿,发表到家乡的刊物上。

邵敬文还说,他知道文学创作并不容易,要是华十二没有时间,哪怕是一首小诗也是好的。

看原剧情的时候,华十二就觉得这老头不错,看其信中言辞恳切,就又抄了一首现代诗写在回信里,他选的就是顾城的那首《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毫无意外,这首诗也火了,一经发表,好多刊物纷纷转载,华十二走在校园里,都能听到有同学朗诵这首诗的声音。

时光荏苒,转眼一个学期过去,这个学期华十二过的很充实,只是有一点他感觉奇怪,就是他竟然没在校园里见到周蓉,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做贼心虚,故意躲着他。

这边学校一放假,华十二就带着郑娟儿回吉春了,至于周秉义和周蓉,既然不是一路人,就不要勉强一起走,话不投机,多看一眼他都烦。

一回到光字片,郑娟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往年这个时候,光字片到处都是小孩放鞭炮的声音,可今年却出奇的安静。

进了家门,周母正跟于虹唠嗑,一老一少,有说有笑,相处的十分和睦。

于虹见到华十二和郑娟,连忙起身打招呼:

“秉昆哥,嫂子,你们放假回来了啊,这两天干妈还念叨,说你们快要放假了呢!”

华十二有些懵:“于虹,这干妈是啥意思?”

周母拉着于虹的手笑道:

“你们都不在家,就这丫头陪着我,把我照顾的老好了,我已经认于虹当我干闺女了,以后啊,俺们就是娘俩!”

于虹有些不好意思,华十二却笑了起来:

“那敢情好,以前这是兄弟媳妇儿,以后是我干妹妹,亲上加亲了!”

李素华满意于虹,就证明人家照顾的好,虽然也是拿钱,但比周蓉那个亲闺女可强太多了。

晚上,华十二整了一桌子菜,把孙赶超,龚斌,还有肖国庆两口子都叫到家里吃饭,席间郑娟就问起光字片的事:

“我怎么感觉,光字片比去年冷清了不少,这快过年了,连个放炮仗的都没有!”

说到这个,孙赶超,肖国庆几人都是叹气:

“这光字片住的都是咱们红星集团的员工,这都两个月没开支了,年还不知道咋过呢,哪家有心情给小崽子买炮玩啊!”

华十二笑了笑没说话,这事他早知道了,所以也没什么好奇的,郑娟却不清楚,连忙问道:

“怎么可能,咱们红星集团可是吉春最好的企业,比那些国营大厂还要赚钱,怎么可能开不出支来啊!”

肖国庆脾气最冲:

“别提了,都是新来的那个厂长瞎他么搞,一开始说把咱们的产品出口到酥鹅,说是能绕开国际专利,结果咱们的组合家具和新品羽绒服卖过去,人家那边有个公司直接发了什么律什么.”

华十二提醒道:“律师函!”

“对,就那玩意,反正就是打官司呗,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