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布局,准备翻脸!(求追订!)(2 / 4)

十二嗤笑一声:

“周秉义你特么可真行,放个暑假就回两趟家,跟我这儿玩避嫌呢是吧?我特么都不稀得搭理你!”

“可没想到你这人一点人性都没有,你考虑过你老丈人把红星疗养院结束了,谁照顾咱妈的问题了吗?你问过一嘴没有?”

周秉义瞬间造个大红脸,他确实在避嫌,而且是受他老丈人的意思,和周秉昆这个亲兄弟拉开距离,省的以后入仕受其被开除的影响。

他满心都是担心这个了,把老妈李素华需要人照顾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秉昆你听我说!”

周秉义连忙就要解释。

华十二直接打断:“你先别解释,我问你件事儿,你去医院看过扁桃体吗?”

周秉义不明白他为什么忽然说这个,有些懵:“看过啊,咋了!”

“咋看的?”

“就大夫让我张嘴啊,我就啊.”他张开嘴还学的挺像。

华十二就趁他张开嘴的功夫:“he,tui!”

然后在周秉义转身呕吐,围观者震惊不已的眼神中,华十二拍着胸口脸上都是笑容的走了:

“好久没啐人啦,这回就舒服多了!这叫一个通透!”

没了工作,华十二在上学期间花钱就不能大手大脚了,否则没有办法解释收入来源。

勤俭节约他没想过,也不是他的风格,所以华十二决定找个赚钱的事情做,当幌子。

略一琢磨,他就想到自己好像还没当过穿越流主角大都做过的文抄公呢。

想到就做,华十二决定要给《人民文学》投稿。

很快,华十二就在他早期准备的资料库里,选定了目标,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沉重的翅膀》,这是作家张洁的作品!

这部的内容,主要反映改开初期工业改革的长篇,实际创作于1981年,现在拿来正合适。

当然华十二也不能完全照抄,毕竟故事的时间线不同,要是现在发表,很多地方都需要修改,还有就是这本才二十几万字,哪够他吃的啊。

华十二决定把这本扩充一下,先定个一百万字,写着看吧!

既然是改编,华十二索性连书名都改了:

“就叫《腾飞的年代》吧。”

他在上课的时候,也不记笔记,而是在稿纸上奋笔疾书,开始对原著进行了符合当下时政的全方位改编。

投稿的过程很顺利,华十二甚至因为质量十分优秀,还有燕大学生这个身份加成的原因,拿到了千字七元的稿费,这个价格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算高的了。

很快《腾飞的年代》就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华十二还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就叫周光,嗯,光字片的光!

有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做地基,根本没有扑街的可能,不出意外的火了,编辑部那边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华十二的稿费也水涨船高,涨到了千字八元,好吧,就长了一块钱。

这天,教经济学的吴教授把华十二叫到办公室,他一进办公室,就见到吴教授桌上正摊开最新一期的《经济研究》。

这期华十二也看了,知道上面有吴教授的文章《论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

不过吴教授没有动那本《经济研究》而是拿出一本《人民文学》来,指着上面的:

“这个《腾飞的年代》是你写的吧,你小子就是这个周光吧?”

华十二有些惊讶,但没有否认,笑着反问:

“教授你咋知道的?”

吴教授呵呵一笑:“我咋知道.,呸,你这个东北口音能不能收一收,咋还传染呢,我一个南方人,现在说话就咋咋的.”

他说完脸色一沉:“你上我的课都不记笔记,天天都写这玩意,有几次我走到你身后看着你写,你说我咋知道的!”

华十二尴尬一笑,有人站他背后他当然知道,不过当时正下笔如有神呢,哪有功夫管是谁啊!

吴教授摆了摆手:

“放心,你的成绩每次都是全班第一,做不做笔记无所谓,我是想说,你这写的不错,我看了,很多观点很新颖嘛,你对经济改革也有研究?”

华十二呆着没事儿,就开始跟吴教授瞎侃起来,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他很多后世关于改革开放的成熟观点,都听得吴教授眼中异彩连连。

之后华十二就成了吴教授的座上客,两人经常在一起讨论经济改革和国际经济形势。

这天,吴教授把华十二找来,非要带他去见一个人。

华十二初时没有在意,可当他到了一个安保级别高到离谱的四合院外的时候,他心里隐隐有了猜想。

果然进入那四合院之后,就看到葡萄架下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在看着报纸。

老人见到有人来了,放下报纸,笑眯眯地打量着华十二:

“哦,你不是那个唱歌的小伙子么,咱们两个还合过影呢,原来你就是那个被开除的厂长作家啊,你的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