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发展延安(2 / 4)

淮上这一场动荡,本质上,还是偪阳之战的荼毒。利君以为呢”

华服青年抬起头,赫然是利乌本人,他闻言望向天空,笑着说:“与我何干”

“昔年你留下的战术,可是坑人呢。”子豫撇撇嘴,“我的父兄,就死在了那边。当然,各为其主。大邑商的腐朽,远超想象,所以我也不会怪你。但我希望你记住,过犹不及。

现在是因为还有殷商在替你收拾烂摊子。

但之后,可就不是殷商来收拾烂摊子了。

而是幽燕。

以北伯的手段,他若是来处理此事,必然是以强迁百姓为要。

一轮轮清洗完了,局面也就能稳定了。

但这种做法,很酷烈。

我都不敢想,会死多少人。”

利乌轻呵一声:“绸缪是大人物的事情,你我乖乖在下边做事就是。不过说起来,西边,应该开打了吧。”

“你是指……西京府的事情吗雍州之地,召周之所,他们的反抗历来强烈,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或许吧。那就不打扰了,我得安排人,对接燕国送来的教书先生。有劳北蒙君,遴选适龄孩童,开始读书写字了。想来您不会拒绝,毕竟多学一门语言与文字,总是能多一条出路不是”

“是啊。这天下,终将一统。”子豫看着道观,“统一、一统、大一统。国、朝、天下。

宏大啊!或许,燕君能成始元以来第一个天子也说不定。

我也要开始早做准备了。”

……

与此同时,延安。

燕国的龙纛驻跸,辛屈从车辇上下来,看着眼前这座满是苍翠的城垣,不由得古怪问道:“是没有时间整修吗怎么城垣能长成树了”

作为平南将军府副将的妟隼,正接待他:“早些年因为急着来建设,所以都是直接挖地窝子,后来您不是送来了窑洞的开掘办法我们都去住地下窑了,城垣充其量就是土围子,真正的防备,还是在内部。”

听着妟隼的介绍,辛屈微微摇头:“你们不会真打算一直呆在山坡上吧。”

说着,辛屈指了指坡下,“那边可是一大片河谷,才是最适合当郡城的地方。”

妟隼笑呵呵的说:“主要是人口,真的不足。但凡再来万人,属下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今年内在山坡下,起一座郡城。”

“罢了,先把地图拿来,咱们就地规划一下。”

辛屈招呼人拿来地图。

然后看了一会儿后,开始与妟隼说:“延安是很典型的河谷,最开始让你们呆在半坡上建设窑洞,本身就是为了节省建设成本。

但不能否认的是,接下来延河的作用。

延河沟通东西,能一直汇入黄河,这一大片都是可以做水路驿站的。

只要处理得当,并州与雍州之间的交通,也能节省大量成本。

此外,延安处在草原、高原交界,南下是黄龙山,东出是吕梁山,北上是河南地,西进是宁夏城。

这里是四方交汇的支点,同时也是我们快速控制关陇的锁钥。

与处于中原的殷商不同。

他们主要通过河洛对关陇实施影响。

而我们因为地处幽燕,最快的影响方案,其实是车骑。

也就是走陆路。

延安是作为雍州北部的核心建设的。

这里将与宁夏、九原、大同共同建构河南地农牧区。东胜等地,将作为牧场,而靠近南方的地方,则是进行农垦与越冬地。

这样一来,我们在西边的支点,也就有了。

一旦四方有变,以延安为中心,就能全方位打击敌人。”

辛屈快速的敲定延安的发展风向。

倒是让妟隼沉吟了一下说:“陛下可是有意将西京府,设置在延安”

“想啥”辛屈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延安是军镇要塞,是上郡,不是能作为陪都用。

陪都,必须是一个大区域的中心。

延安能很迅速的将兵马往南方投射吗

还是说,你们将黄土高原内藏着的所有夷狄全部解决了”

妟隼闻言,尴尬一笑。

延安背靠黄土高原,在这个时代,黄土高原还是青葱之地,本地的农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小米、黄米这些作物,是本地绝对的农耕支柱。

所以,山里藏了多少人,直到现在妟隼他们都摸排了几年,还是能不时看到山中夷狄跑出来作乱。

而且很难清缴。

他们往山林子一跑,千沟万壑,你上哪找去

这也是为什么辛屈要亲自来一趟延安的缘故。

延安这边,不仅是草原南线,更是陕北重镇,是燕国对关陇地区投射影响力的关节。

除了来这里给妟隼他们加加担子,更重要的就是表明一个态度。

他对延安的看法是——陕北重镇,是关山锁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