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发展延安(1 / 4)

十日后,后方的粮草运抵,同时也有了东面的消息传来。

淮上诸夷,发生了内哄,对于攻打彭城的想法其实并不坚定。

梁嚣也成功阻击了数次敌人,消息传来了,子旬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一来,他就能用最短时间,削平动荡了。

只是,与粮草一起来的,还有一些情报。

其中就有一条,让子旬十分在意。

为此,单独将鲁父请来。

“看看。”

鲁父过来,子旬就把这些情报放在他面前。

鲁父明显愣了一下,但还是拿起来仔细看了看。

上边的情报写,辛屈亲自前往关陇,并宣布将在雍州设置西京府。

而西京府的位置,没人清楚辛屈选在哪里,只知道辛屈有意在西边打造一座巨大的京府作为集镇。

因此,子旬在鲁父看完之后问:“你觉得,辛屈会选在哪里”

“这……”鲁父沉思说,“按辛屈的手法来看,他选的京府,大概率是为了一些目的,比如巩固西边的安稳什么的。

所以我不觉得他会这么快安排起来,更多就是设置一个靶子,让燕国军中的少年们,有目标可以发泄精力,而不是跟之前一样,一直被压抑着。

他的本意,应该还是不想这么早就跟我们起冲突。”

“有道理。”子旬沉吟着,随后颔首说,“所以我们必须快了。既然东面的淮夷已经分化,那就可以开始拉一派,打一派了。

你也带上兵马武器,一并从征吧。”

鲁父起身告辞。

只是回去的路上,他的身侧,子车余庆听说了子旬要对淮上诸夷拉一派,打一派的时候,明显无语的摇了摇头。

“怎么难道你不认为,子旬的方法好”

鲁父瞧了他一眼,古怪的了起来。

子车余庆呵呵两声:“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谁不知道淮夷不好围剿,但他们现在既然已经聚在了一起,就该想办法一口气端掉。

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稳定局面,为以后奠定安全威望。

结果他为了省时省力,而选择了招安,是真的不怕养寇自重。”

“你都说不好打了。”鲁父微微摇头。

“这还不简单。先打,打完之后,也不用招安,直接抽丁。为奴也好,从征也罢,只要将过多的人力消耗掉就行。

至于如何安抚这些人。更简单了。

抽丁直接跟下边的百姓抽,出一丁,每个月给粮草,足够他们养活一家老小。

这样一来,这些淮夷,会很乐意跟着去打仗的。

而且入了军队之后,要开始普及王化,不用十年,这些人就是自己人了。

到时候,给他们升个官,发他们去边区当军侯,让他们回乡梓招募自己的家人与乡人,只要离开了原地,去了新地方,他们想要站稳脚跟,就得靠朝廷。

这样一来,他们就绑死了朝廷。

如此做,最多三十年内,淮上就不可能有夷族。”

子车余庆的话,确实十分的有道理。

鲁父听得叹息了一声:“你明知道子旬不可能这么做的。而且,抽丁一事,从来不容易。且不说风俗文化,就是语言,就是天堑了。”

“只要你学会官话,赏钱赏粮,优先升迁,您觉得可能做不到吗天下熙攘,利来利往。燕国境内也是杂族无数,而现在呢

官话还不是普及开了。

不管听不听得懂吧,只要学会了官话,就能减免赋税,归化人们不也是争先恐后的学归根究底,就是他不敢完全的改革,但凡他敢,现在局面也不至于被动。”

子车余庆越发觉得,子旬很惨了。

他似乎很认真的改制了,但总是事与愿违。

大邑商内部的阻力太大了。

子旬自己的威望虽然也还可以,但他终究是从他兄长子和手中接过的王位。

而子和,是靠阴谋上位,在各地贵族之间的威望,还是不够。

两相叠加,虽然子旬成功完成了迁都,但他也只能完成迁都。

因为再往下,就需要更多的权威了。

鲁父微微颔首,并不多言。

只是自顾自的忙自己的事情。

不管前路如何,他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

调兵,从来不是一个简单活计。

很快,又过了三日,殷商大军东征彭城。

“他们走了。”子豫身后,一个穿着华服的青年说,“您与鲁父,究竟谈了些什么呢”

“没什么。”子豫收回视线,望向身后的道观说,“只是与鲁父聊了一下天下的道理。这个天下,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凝聚起来。

而燕君为了自己的野心,将很多的东西往外播撒。

过早的出现,往往会滋生不必要的野心。

一些蛮夷,最好是蛮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