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字子明,又称吴少帝或吴废帝,三国时期东吴第二任皇帝,公元252年继位,公元258年被废,在位6年。
赤乌六年孙亮出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
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孙权废了原太子孙和,改立年幼的孙亮为太子。
凤元年(公元252年),孙权去世,年仅十岁的孙亮继位为帝,改元建兴。
因为孙亮年幼,辅政首辅诸葛恪执掌大权。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十月,诸葛恪北伐失败,孙亮听取孙峻的主张,将诸葛恪诛杀,并任用孙峻为丞相。
此后,孙峻把持朝政、独裁专权。
五凤三年(公元256年)孙峻去世,孙亮顺从孙峻死前安排,以孙峻堂弟孙綝执掌朝政。
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十五岁的孙亮亲政,不满孙綝的肆意专权,于次年联合太常全尚、将军刘丞谋画诛杀孙綝失败。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九月,孙亮被孙綝废黜为会稽王,遣往会稽之地。
孙亮被贬为候官侯,前往封地途中离奇去世,年仅十八岁。
历史上如西晋史学家陈寿、西晋学者陆机、唐代史学家房玄龄等,都认为孙亮由于年幼继位,缺少贤良的理政者进行辅佐才导致最终失去帝位的结局。
赤乌六年,孙亮出生于东吴建业皇宫,是三国时期东吴开国皇帝孙权的第七子,也是孙权最小的儿子。
由于在孙权年老之时孙亮还很年幼,所以特别受孙权的宠爱与重视。
孙亮的姐姐全公主,曾设计构陷过太子孙和以及孙和的母亲王夫人,为此心中很是不安,于想要通过拉近与孙亮之间的关系来赢得孙权的好感。
为此,全公主顺着孙权的心意,多次称赞全尚的女儿全氏,并且在孙权面前极力劝说与撮合孙亮与全氏成婚。
赤乌十三年,太子孙和被废,孙权新立孙亮为太子,并且在全公主的撮合之下迎娶全尚的女儿全氏为太子妃。
赤乌十四年(公元251年)孙亮母亲潘氏被册立为皇后,同年十一月,孙权病重,他担心孙亮幼弱,难以行使君权,于是着手为太子孙亮安排辅政集团与顾命大臣。
孙权任命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胤为太常、中书令孙弘为少傅,同时召见将军吕据、侍中孙峻交待托孤后世。
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四月,孙权病逝,十岁的孙亮继位,大赦天下,同时改元建兴。
建兴元年(公元252年)五月,刚登基的孙亮册封群臣,封诸葛恪为皇帝太傅,总揽军政大权;
封滕胤为卫将军同时兼管尚书事宜;任大将军吕岱担任大司马。
此外,朝中包括闲散人员在内的其他官员也都受到孙亮的封赏,晋升职级。
此时的诸葛恪虽说作为辅政首辅总揽大权,但在辅政集团的内部仍有很多人想要挑战其权威。
其中,代表宗室势力的孙弘就曾担心自己会受制于诸葛恪,于是在孙权刚去世的次日封锁了孙权去世的消息,
企图以假传皇帝诏书的方式除掉诸葛恪,后来诸葛恪还是通过孙峻的帮助才得以除掉孙弘。
因此,主政后的诸葛恪便急于通过兴兵北伐来提高自己的声望、巩固自己的地位。
同年十月,吴军在太傅诸葛恪的率领下扼守巢湖,修筑东兴城,派将军全端守东兴西城、都尉留略守东兴东城。
同年十二月,魏军大举进攻吴国,其中,诸葛诞与胡遵等魏将率七万步骑兵进攻东兴城;王昶攻打南郡;
毋丘俭出兵武昌。太傅诸葛恪率吴军于东兴与魏军交战,大胜魏军,斩杀了韩综、桓嘉等魏国将领。
建兴二年(公元253年)正月,孙亮册立原太子妃全氏为皇后,同时大赫天下,同年二月,对东兴之战中大胜魏军的将士大行赏赐。
同年三月,太傅诸葛恪率军征讨魏国并且于四月对新城发起进攻,然而突然出现的瘟疫让吴军死伤大半,诸葛恪只得于八月撤军回朝。
同年十月,孙亮采纳了武卫将军孙峻的建议,利用祭祀祖庙的机会,在酒宴殿堂内设下伏兵诛杀诸葛恪。
诸葛恪死后,孙亮大赦天下,任用孙峻为丞相,并加封富春侯,从此孙峻独揽大权。
同年十一月,有五只大鸟在春申出现,吴人误以为是五只凤凰,所以孙亮于次年改元五凤元年。
孙峻身居相位,掌控大权,把持朝政,在他主政时期百姓都怨声载道,与此同时,孙峻还奸淫宫女,甚至与全公主私通。
孙峻的专权使得朝中的公族大臣们感到忧虑,五凤元年秋,吴侯孙英谋杀孙峻,因事情泄露而自杀身亡。
五凤二年正月,魏国镇东大将军毋丘俭与前将军文钦率领淮南的军队叛魏讨伐司马师,两军在乐嘉城交战,结果淮南军战败撤离。
吴国丞相孙峻与骠骑将军吕据及左将军留赞率军赶往淮南,原本是打算攻打魏国寿春,但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