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站起身的李玉升。
李玉升腰杆挺直,“陛下,老臣想问,陛下当真是改制科举,更要罢了那举荐制!”
一石惊起千层浪!
就这么一句话,犹如石子落水,涟漪不绝。
学子们纷纷错愕的同时,当即低头窃窃私语。
科举改制,这事儿他们大概了解,但却知道的不多,可现在停下来,似乎他们所知道的不过凤毛麟角。
但是
取消举荐制!
那大夏开国至今的举荐制
天子要废了他
“李玉升你放肆!”曹参站出来怒喝一声。
李玉升却是直勾勾看著夏凤翔:“陛下,您有鸿鵠之志,要將我大夏恢復昔日盛兴之態,故而改制新政,这些事情老臣明白,但是举荐制若是废了,只靠这科举,如何寻得人才,陛下莫要忘了,我大夏太庙英烈祠之中,有过一半之人,皆自举荐而出。”
“而且老臣也知道,您是想给这些苦寒出身学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在科举一事之上,能更有出人头地机会,但是陛下您莫要忘了,更多学子,更多为大夏社稷著想之人,皆为举荐而来。”
“陛下!我等並非反对您的科举新政,而是反对您要取消举荐制度啊,若是无了这举荐制度,多少人才,报国无门,那才是让人痛心啊。”
说到这里,李玉升看向曹参:“曹参,你当年科举之前,是否也寻人想要举荐你!”
曹参看著李玉升:“是,但我选择了走科举,因为当初我看到了大雪天之下,无数人排队送礼,我前面那人甚至连大字都不识几个,却因为送的钱多,他成了一方县令。”
李玉升嘴角一扯:“那如果你送的钱多呢是不是你就不会选科举这条路了。”
曹参坦然:“自是如此,谁会拒绝,如此买官呢我曹参並非正人君子,虽然饱读诗书,却也不自詡大儒,因为我也会取巧走捷径,我自是坦荡承认!但我为官刚正清廉,你李玉升少在这里拿我说事儿!將你谬论胡扯八扯!”
李玉升笑了起来,然后看向夏凤翔:“陛下,您让牧序问我们,贵字何解,那臣还想问您.”
但也就是在李玉升咄咄言语才说到这儿的时候,苏长安站了出来,“民女崔青,拜见陛下。”
李约约看到崔青姐姐这站出去了,想要拉回来,却已经为时已晚。
而看到易容后的苏长安这样站出来,一些人纷纷看向这个崔青。
李玉升更是皱眉,“既然是民女,听我与天子上疏,便该退居一侧!”
苏长安看了眼李玉升后,看向夏凤翔开口道:“我有话想问这位李大人。”
夏凤翔看著苏长安轻轻一笑:“问。”
李玉升本想继续怒斥,听到这话,当即闭了嘴。
而苏长安看著李玉升:“李大人,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您是不是老了,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