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还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只是一个四千多人的城镇。”
“而除了洛美以外的地方,完全可以用未开化形容也不为过,很多地方条件还不如达庞镇。”
“即便是现在,还有很多区域,尤其是小村落,发展水平不如达庞。”
达庞镇再怎么说也是一处区域中心,所以它在多哥兰,算是北部发展最好的城镇之一了。
斐迪南大公说道:“与其说是来当国王,不如说是到这里当村长,不过,东非在多哥兰的建设还是不错的,道路甚至比奥匈帝国一些地方还要好。”
多哥兰的道路建设的不多,但是质量不差,斐迪南大公这一路,基本就没有感到太大的颠簸。
至于和奥匈帝国相比,奥匈帝国的道路肯定质量不算太差,但是奥匈帝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面积也大,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道路确实不如多哥兰建设的公路。
毕竟在奥匈帝国倒台以前,整个奥匈帝国也只能算一个半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程度甚至被苏联赶超。
而从沙俄倒台,一直到一五计划完成,苏联的基建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发展速度远高于奥匈帝国。
对于东非的基建能力,阿尔特排长同样很自豪,他说道:“东非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重视交通领域的发展,就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正是因为19世纪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才为20世纪以来,帝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打通了血管。”
“多哥兰虽然只是帝国的殖民地,但是在发展上同样继承了本土的特点,毫不客气的说,多哥兰对比本土很落后,但是放在西非,却也是整个地区最现代化的地方之一了。”
多哥兰在西非的发展程度,恐怕也只有南德意志王国,还有英法重点发展的沿海城镇可以相提并论。
南德意志王国是西非毫无争议的第一大国,所以发展程度在整个西非排在第一,并不值得奇怪。
英法等国家的殖民地,他们更主要的任务是为了给本土输血,缺乏建设,加上他们殖民地数量多,面积大,所以很难集中发展一地。
而多哥兰作为东非在西非的唯一殖民地,也就能享受到本土更多资源的投入,这也是其发展比区域内大多数地方快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