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我要的不止是苏格兰场,还有外交部(2 / 3)

大不列颠之影 趋时 6267 字 3天前

每天加班比我在俄国当宪兵的那会儿还拼命。”

亚瑟顿了顿,神情淡淡道:“那倒也不至于,你让詹姆斯不必太紧张。这世道最缺的不是聪明人,而是踏实干活又不自作聪明的人。詹姆斯如果能明白这一点,继续晋升只是时间问题。”

休特点了点头,半开玩笑的回道:“我一定替您转告。他这两年确实变了很多,不光做事更沉稳了,人也沉得住气了。以前见了漂亮姑娘就没了主意,现在再看人家,起码知道先问一句对方爹是干什么的。”

休特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身后几桌警官们的笑声。

亚瑟也忍俊不禁,端着茶杯轻轻一笑:“说起来,我倒是还欠你一句道歉。那年在德鲁伊斯克的时候,我不是和你说过,想替你谋个驻俄使馆的二等秘书职位吗?人我找了,信我也写了,帕麦斯顿那边一开始也答应得挺痛快,可最后还是给搅黄了。”

休特听罢,愣了一下,这事情确实是他心里的一个小疙瘩。不过看在亚瑟替他安顿好了弟弟的份上,休特之前也就一直没再提过了。

他摆了摆手,笑着说道:“爵士,这事儿我早就猜到了。这毕竟是外交部的职位,哪里是那么好谋的?那些牛津、剑桥毕业的二世祖们,想要去外交部谋个驻外秘书的职务,都难得和什么似的。您愿意替我劳神,我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休特的这段话倒也不完全是虚情假意的客套话。

因为在19世纪的英国,外交部的职位向来是僧多粥少的肥差。

首先,外交部和白厅的大部分部门一样,属于是既没有考试、也没有公开招聘制度,想要进入外交部任官,通常只能通过推荐。

外交职位向来被视为贵族次子的理想职业。长子继承爵位,次子送入教会、军队或者进入外交部,这是许多英国上层贵族对于后代的一贯安排。而且,通常也只有这样的上层贵族,才能够找到有足够政治影响力的推荐人,推荐人要么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贵族,或者与内阁成员关系密切的友人。

而如果你想在初出茅庐时,就谋到驻外二等秘书以上的高级职位,那推荐人的份量就必须更重,譬如说外交大臣本人,又或者是枢密院成员(前首相、前内阁大臣、坎特伯雷大主教等等)。

因此,像是休特这样中等阶级出身的家伙,能在外交部心血来潮,偶尔对外招聘实习抄写员的时候被选中,那都算是走了狗屎运了。二等秘书什么的,他实在是不敢过于奢求。

就拿刚刚被亚瑟训斥了一顿的亨利·布莱克威尔举例,布莱克威尔便属于走了狗屎运的那一批人。

但走狗屎运可不代表布莱克威尔本身一无是处,要知道,这位看起来平平无奇的驻俄使馆随员可是一位正宗的牛津绅士。

虽然亚瑟常常拿牛津开玩笑,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年代,中产家庭的孩子上了牛津,这本身就能说明这个人强悍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质了。

亚瑟在英国这么些年,除了布莱克威尔以外,总共就认识四个出身中产家庭的牛津毕业生。

第一个叫艾萨克·牛顿,第二个叫杰里米·边沁,第三个是托马斯·马尔萨斯,最后一个则是那位古怪的牛津牧师、牛津大学奥列尔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约翰·纽曼。

虽然布莱克威尔与这些人相比差了一大截,但是再差,他依然属于不可多得的人才。

作为一位标准的牛津古典教育产物,布莱克威尔熟练掌握了拉丁语、希腊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共计六门外语。而他的文学功底相较伦敦大学古典文学明珠埃尔德·卡特虽然有一定差距,但起码二者相差不远,这就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休特虽然认为自己能力不差,但是毕竟在学历和出身方面有硬伤,而且他又不像亚瑟那样有布鲁厄姆勋爵和达拉莫伯爵这样的政坛大鳄撑腰,所以没有得到外交部的高级职位,他倒也没有感到特别的遗憾。

亚瑟放下茶杯,站起身来,拍了拍休特的肩膀:“走吧,这里太冷了,咱们换个地方坐。”

“那去包厢吧。”休特笑着起身道:“东边那间,是伊凡小姐专门为您预留的,炉火二十四小时都烧着。”

休特转身引路,带着亚瑟往东侧尽头走去。

包厢藏在二楼最里面的一隅,门上并无编号,只有一枚镶着银边的乌木门牌,刻着两个简洁的字母:

守候在旁的侍者见到亚瑟来,恭敬地推开门,引领他们入内。

包厢内布置雅致,壁炉里燃着暖火,一张落地窗面朝着肯辛顿宫的花园,窗前是几张宽大的深红色沙发和两张古铜茶几,茶几上正摆着今日份的《泰晤士报》、《曼彻斯特卫报》等报纸,酒柜里则放着三两瓶未拆封的雪莉酒和香槟。

刚一坐下,亚瑟便从怀中取出一封信笺放在桌上,用指背轻轻敲了敲信的封面。

“这封信,是三天前写好的。”亚瑟轻声说道,目光落在信上,而不是休特脸上:“原本我想着,等你在伦敦安顿好了,也等詹姆斯晋升的事尘埃落定后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