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新店开业,声势要有(第二更,求订(1 / 3)

又是经过了几天的筹备,冯正明更是亲力亲为,和余福祥一起联系供货商。

还专门大清早,叫上高永福和侯冬一起,跟余福祥去这边的几个市场跑了跑。

余福祥把自己曾经的一些供货商都介绍给冯正明他们认识。

并且还告诉了高永福和侯冬两人,一些这边采买上的技巧。

“我们这边和你们在沪城不一样,这边好的材料,一般都是那些农家自己种,自己卖的,所以想要物美价廉,最好是找他们买。

但是因为是农家自己种,所以出来卖的量不会很大,要是瞅准了机会,价格合适最好全部拿下。”

跟着余福祥跑了几天,让高永福和侯冬也增长了不少见识。

同时他们也感受到,所谓的鱼米之乡是什么意思。

这边很多农产品的采购,确实是和齐鲁、沪城都不一样。

高永福和侯冬也在余福祥的介绍下,和这边的一些自家地里种菜的老农,以及一些平时会打鱼的渔民联系上。

到了此时,高永福和侯冬才算是明白,冯正明为什么要请余福祥出山。

有这样一位本地通,真的是可以让他们省去了相当多的麻烦。

各种采购以及烹饪上的事情,余福祥真是相当清楚。

打通了各种供应,冯正明又在电视台和报纸上做了一次广告。

接着洪城这边的分店如约正式开业了。

开业当天,当地的电视台和报社也都来人采访。

冯正明更是当众把余福祥介绍给大家。

告诉大家以后余福祥是这家店的掌勺大厨。

“之前有不少当地朋友觉得,我是学鲁菜,又是用鲁菜获得全国烹饪状元,可能我对赣菜并不了解,也不懂本地人的口味偏好。

这点我也承认,确实术业有专攻,我不可能把各地的菜系都了解的很清楚。

好在我有一位贤内助,在我妻子的调查下,我们找到了余师傅。

想必不少人都应该知道余师傅的名声。

这次余师傅被我们请来掌勺,相信大家应该会更加放心。”

所有人目光以及现场镜头都对准了余福祥。

这让余福祥也不禁有些拘谨起来。

他以前都是在后厨里忙碌,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

不过余福祥还是认真的面对镜头,保持一份镇定,虽然他手心已经全是汗。

冯正明继续说着:“我们这家分店,除了我干饭铺的把子肉、五香扒猪蹄、肘子和四喜丸子之外,剩下的菜都是由余师傅掌勺,以本地的菜为主。

我们会保证食材的新鲜,也会让余师傅给大家做最地道的家乡菜。

而且我也在余师傅帮助下,对把子肉、肘子、四喜丸子和猪蹄的口味做了调整。

希望大家可以喜欢,也欢迎大家多多给出意见,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努力把店做得更好。”

在冯正明说完后,也让余福祥给大家说几句。

余福祥一开始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张口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在冯正明鼓励目光下,他也看到老伴和赶来支持的儿子、女儿们。

他终于还是鼓起勇气说出了一些自己心里话。

“谢谢大家来捧场,也谢谢我们的状元对我的信任。

过去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电视和报纸上听说,我们这位全国烹饪状元,从来都是对烹饪相当的痴迷和认真。

而这段时间的相处下来,我才真正了解到,我们的状元真的是非常非常利害。

他来我们这边开店,不是单纯照搬自己其他地方店过来。

他是真正实地调查,吃了我们本地很多的街头小馆子和小吃,真正了解了我们本地人的口味。

然后他根据我们的口味,去调整了他一些菜的口味。

这一点我真的很佩服他,他的这份真诚打动了我,所以我选择来帮他经营这家店。

我余福祥做了一辈子的菜,希望以后能给大家继续做菜,让大家不用多钱,也能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余福祥的一番话说完,现场立刻有人喊了一声:“好。”

接着所有人一起给余福祥鼓掌。

今天专门来看冯正明这家店开业的一些本地厨师。

见到这样的场面也都是多少有些动容了。

熊老师傅看着和冯正明站在一起的余福祥。

“我们这位状元确实厉害,他能完全信任一个当地江湖菜厨师,把掌勺的位置给他,这份魄力恐怕我们其他人还真没有这胆量。”

杜良生现在心里真是有点后悔了。

原本以他和冯正明的关系,他如果愿意和冯正明合作,应该是能共赢。

只是杜良生多少是有一点点保守心态。

而且他内心对冯正明有着一丝嫉妒,使得他也在厨师协会里随大流,没有主动和冯正明去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