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楼,冯正明的布置也会给大家都留出足够空间。
让就餐的人相互之间不会很近,不会感觉到自己会被随意的打扰。
来店里用餐的人,大部分也都会遵从店里一些规矩。
或者应该说,店里的气氛让大家会自觉保持一份静谧用餐的气氛。
这种感觉就像是电视台和报纸、杂志上的报道所写。
到冯正明店里吃饭会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仿佛在踏进店里的一刻,就从喧嚣的大都市离开了。
冯正明的店可以隔绝外界的各种纷扰。
让每一位客人回归最简单的用餐。
就是只需要享用美食。
这一点也和西餐馆街上那些西餐馆气质相似。
甚至可以说,冯正明的店气质上要更加的优雅从容。
这让街上其他的西餐馆都自愧不如。
整条街上剩下的西餐馆,在冯正明店带来的压力下,也都是在尽可能提升自己。
有几家还真是专门请了海外的厨师来的。
这么一来,让西餐馆街上的西餐馆也都是有了西餐馆该有的样子。
可能没有人会想到,冯正明这样一位中餐全国状元。
他的一家中餐馆竟然影响到西餐馆的经营。
逼迫西餐馆要把自己的店做的更好。
逼迫西餐馆的老板去请来正儿八经的海外西餐厨师。
不过如此也让这条西餐馆街上生意更好。
会在每晚吸引到更多人专程来这边。
在沪城的很多白领和海外的人都觉得,来这条街上可以找到他们心仪的馆子。
即便是排不到冯正明的店,其他西餐馆也可以稍微将就一下。
或许是因为中午在孔兴礼酒楼吃得太好。
又或者是受到孔兴礼酒楼的一些刺激。
大家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所以晚上后厨里每个人都相当努力。
冯正明相对比较悠闲,更多是站在一旁盯着后厨里其他人。
会调度不同的厨师,让每个人都可以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上。
很多海外的客人,他们很喜欢围坐在半开放厨房外面的一圈吧台坐下来吃饭。
因为坐在这里,他们可以看到后厨里那些忙碌的身影。
可以看到冯正明带着他后厨里众人,非常忙碌但却很潇洒的把一道一道菜做出来。
这样半开放的后厨,让顾客能够看到后厨的景象。
说明了冯正明他们对自己厨艺有着绝对自信。
因为从吧台到后厨的距离,几乎是能够清楚看到后厨里一切。
包括一些学徒出现的小失误,都会被吧台坐着的客人看到。
每当出现小失误,冯正明从来也不会去训斥失误学徒。
他反倒是会过去进行一番示范,耐心给犯错失误的学徒讲解。
在冯正明的讲解示范后,学徒会认真重新再做一遍。
学徒做的好,冯正明会毫不吝啬给予肯定。
这样和谐的后厨气氛,会给人一种如同家人般的舒适感。
也是很多人愿意坐在吧台,看着里面忙碌做菜的原因。
一道一道的菜完成,被冯正明进行最后调整后,才会送给外面的顾客。
就像是冯正明让每个学徒都要随身戴着一只小勺。
他自己也会装着一只小勺。
随时会对每一道出品的菜味道进行检查。
如果味道上出现偏差,冯正明会让厨师重新返工。
“老王,你自己尝一下,这个味道不对,减轻一些辣口,你要习惯,这里不是川渝,口味上不能够那样重,要淡一些。”
王瀚文用手指轻轻一抹冯正明勺子上的汤汁,自己尝了一下汤汁的味道。
“我明白了主厨,马上改。”
接着王瀚文会按照冯正明要求修改口味,会让冯正明先尝一尝。
确定味道上没有问题,王瀚文才会最后收汁出菜摆盘。
往往这种返工后,为了节省出菜的时间,冯正明会帮忙一起进行出菜。
这样可以更快的完成摆盘,然后就可以追赶上返工前进度。
坐在吧台,看着后厨里一切的人,往往会被这些返工的小细节所惊艳到。
最后摆盘时,那种相当潇洒的盘中绘制,更是会非常有个性。
虽然冯正明不会像是很多西式摆盘那样,用酱汁画上一道线,然后摆上一点点菜,就给客人上菜。
单纯只是为了好看,实际上并不会让味道更好。
但冯正明的摆盘,也有他的独特设计。
会给出菜量的同时,同时保证摆盘后的好看。
完成后出菜,后厨里也会齐声喊一声:“走菜。”
这算是一种相互的激励。
可以让后厨里忙碌众人,稍微分分神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