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李学武讲道:“李怀德夸你,杨骏回来也夸你。”
“你刚刚说自己没有三头六臂,但我听到的,看到的,你这左膀右臂可不少啊。”
“团结就是力量嘛。”李学武搞不清楚他的动机,微笑着讲道:“都是为了工作。”
“嗯,不谦虚,也不骄傲。”
杜宪看着他点点头,说道:“希望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保持这种不骄不躁啊。”
“谢谢领导,您的要求我记住了。”
李学武认真地点头,腰板很直,回答中铿锵有力,尽显年轻人的沉稳和朝气。
杜宪没有再问他什么,站起身摆了摆手说道:“行了,回去吧,好好干工作。”
“领导,我有个不情之请。”
见杜主任决定结束这次的谈话,李学武却主动表现了一回,态度恳切地望着他。
杜宪颇为惊讶地回头看了他,连刚刚进门的秘书和起身的韩松都有些惊讶。
“是我们红星集团营城造船厂最新研制并建造的两万五千吨级集装箱货船纪念模型。”
他这么说着,走到办公室门口将一个一米多长,三十公分高的纸箱子提了过来。
韩松都没注意李学武是什么时候带进来的,更没发现门口衣架旁摆了个箱子。
“这是——”
杜宪微微皱眉,看着李学武将箱子拆开,这才发现他所谓的纪念模型是什么。
一艘钢铁大船,船体分为两种颜色,吃水线以下为黑色,吃水线以上为白色。船舶并不是空的,集装箱货位上码放着层叠的集装箱。
韩松和秘书的目光也被吸引了过来,办公室有了瞬间的宁静。实在是模型制作的精巧,摆在眼前就像真有一艘载满集装箱货物的大船向他们驶来。
李学武将托架摆在了沙发旁的小几上,又将大船捧着摆在了上面,美观又时髦。
杜宪的眉头早就舒展开了,挑眉看了李学武一眼,好笑道:“无功不受禄啊,再说了,我可是不收礼的。”
“这可不是我感谢您的指导,而是用工作实际代表集团向您做个汇报。”
李学武的回答十分的巧妙,既否定了谢礼一说,又绕开了杜宪的不收礼规矩。
他讲这不是礼物,而是成果展示和汇报。
“呵呵呵——”韩松笑着看向杜主任,揶揄道:“看来这份汇报您不得不收下了。”
“是你的鬼主意还是李怀德?”
杜宪也没容李学武回答,便指了指他笑骂道:“这李怀德,他都显摆到我办公室了!”
-----------------
一月九日,东风船务订购的第三艘一万五千吨货船试航,消息刊登在了联合工业报上。
这年月要是没有点实力,敢一口气订购三艘万吨级货船吗?还都是最先进的集装箱货船。
东风船务虽然是个空壳子,可这两年千吨级货船也是陆陆续续地在采购,近海和内河航运铺开的很快。
尤其是在船员培训以及后勤保障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和磨练,东方船务已经有了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
这三艘货船最早便是李学武联系的,现在联合工业报上刊登这一消息,更像是一种标志。
部里领导召见李学武的事已经在集团内部传的沸沸扬扬,都在说他已经入了领导的眼。
事实好像也确实如此,如果没有领导的关注,又怎么会单独点他去部里谈话呢。
光是去辽东主持工业管理工作这一点可不够,董文学也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非要较真的话,就只能是大家所说的那样,他已经走到了那个位置,能接触到部里的领导,有了“上达天听”的资格。
这种资格说不清道不明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具体表现出来的影响力,便是自年前集团管委会最终决定由他去辽东主持工业管理工作后,几方态度稍显迟滞,有所抵触。
但有了杜主任的召见,甚至有消息灵通的从上面打听到领导对秘书长的汇报很满意。
无风不起浪,要真没有这回事,上面也不会传的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能确定的是杜主任办公室里多了一艘由营城造船厂制造的万吨级集装箱货船模型。
去汇报工作的不少人都见着了,模型的木制托柄上刻着四个红色的小字:大国船舶。
不用怀疑了,这定是秘书长的手笔,熟悉红星厂对外办工作的人都很清楚,每年秘书长都会批下一部分专项资金,就是做这些礼品。
礼尚往来嘛,到什么时候都拒绝不了,可要送烟酒茶糖就显得俗气了。
秘书长的要求,集团统一订制活动礼品,有小指甲钳、不锈钢水杯、发展图册等等。
缩小比例的船模和直升飞机模型也做了不少,这玩意儿还很时髦,当摆件可吸引眼球了。
不需别人显摆,李主任的办公室已经摆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