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通常会由各自的族长再带上几个虎背熊腰的小伙子去劝,劝服的成功率接近100%。
在有些地方不但要建女校,还要顺便再造一座修道院,因为她们觉得只有女人才能教导女人。
此外就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奥地利帝国70%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内莱塔尼亚地区。
维也纳一座城市就占了全国教育经费的6%,与之相应的是维也纳儿童的入学率高达99.99%。
早上可以固定领到一杯牛奶和一片面包,午餐经常可以吃到鱼和肉,午后不定时还有咖啡和甜点,学校的奖学金抵得上一个成年劳力一年的工资。
好处是各种天才少年层出不穷,学生的平均成绩非常高,而且鲜有适龄儿童被饿死的事件。
坏处除了夸张的开销以外,很多父母干脆摆烂指着自家的天才少年,更有直接摆烂造娃开始原地抽奖的。
除此之外维也纳学生的竞争也是异常残酷,激烈已经不足来形容这场战争了,只要一分就能决定一个家庭的命运。
孩子们都在疯狂内卷,好在奥地利帝国没有什么补习班,否则一定会人满为患。
有些少年甚至会公开决斗。没错,没听错,两个小孩子一人拿一把开刃匕首那种。
弗兰茨不得不颁布法令禁止16岁以下儿童参与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