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1499歷史惯性(3 / 3)

以弥补早年积欠。”

张居正起身向小皇帝躬身答道。

这个事儿,要地方上全额弥补往年积欠,当然是不行的,多少年的帐了。

许多省拖欠的宗禄,时间最长已经超过二十年。

就算如此,各王府还拿出以前拖欠的条子。

当时核算时简直就是一地鸡毛,闹得沸沸扬扬。

为了拿到钱,各王府也召集宗族大会,最后才勉强答应朝廷永定各支宗禄的要求。

不过也提出,那就是最近二十年的积欠,一定要补上。

补上多年积欠,地方上一年內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来的,朝廷也拿不出来。

於是做出分次补给的承诺,而补给部分,则是起运银两和留存中各出一半来解决,相当於朝廷承担了地方上一半的积欠归还额。

为了达成这项协议,宗室、地方和朝廷可是吵得不可开交。

同时还划定了各省之间差额调拨的数量,毕竟多省根本无力支付宗禄,因为宗室迁入太多,得从其他省份调拨禄米和税银补差。

为此,內廷两位太后也承认了新立藩国宗禄最高不超过十五万两的约定,这也是从各支宗室中取的中间数值。

每年宗禄最高的是周王府,宗禄接近四十万两白银,新立藩国不过数万两,两者差额巨大。

达成协议,朝廷承认五年內补上所有积欠,而不达成协议,则继续由地方上拖欠禄米。

此招杀伤力巨大,也是逼得各支宗室最后不得不低头的主要原因。

四百万多两白银的宗禄,也占到朝廷岁入的两成,压力不可谓不大。

魏广德对此倒是很满意,至少约束了小皇帝,就算將来歷史不变,他依旧不喜欢大儿子而钟情小儿子福王,也不可能无限制给他赏赐。

因为此次修改宗藩条例对皇帝赏赐给亲王、郡王府邸、田亩都有了约束。

魏广德虽然不知道万历皇帝到底给了福王多少赏赐,但据说价值上千万两白银,而且据说就是万历皇帝挪用太僕寺常盈库里的战备银弄出来的钱。

所以在万历后期朝廷无钱出兵平叛建州女真,不得不开始加征辽餉。

辽餉,也是崇禎时所谓三餉之一,剩余两餉分別是围剿流贼的剿餉和训练新兵的练餉。

如果万历后期朝廷能一次性拿出千万两白银,砸也砸死努尔哈赤了。

万历中期的援朝抗倭之战,耗费也不到八百万两白银。

之所以想到这些,也是因为皇长子朱常洛不可避免的出生了,而皇后王喜姐所生头胎为长公主朱轩媖。

不得不承认,歷史惯性巨大,绝非人力所能挽回。

对此,魏广德不得不看考虑王喜姐生不出皇嫡子时,该如何劝导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