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6 / 7)

因为人手充足,可以以包围之势攻击突厥人,三方绞杀,优势尽显,

渐渐的突厥出现了颓势。

这时,站在城墙上的赵青早拉弓射箭。三箭齐发,射中了正在突围我方包围圈的突厥士兵。

因为赵青昭视力好箭术也准。李树便把在城墙上拉弓射箭这么一个任务,交给了赵青昭。

同时还选择了好些军营中射箭的好手,大概百余人一起交给了赵青昭。

他们这百余人在城墙之上,按照之前的部署开始进攻。箭术好负责选攻,箭术没有那么好的便负责近攻。

多人配合很快就将局势控制住了。

在我方包围圈已经取得绝对胜利之后,赵青昭拉着剑,向远处奔走的突厥将领狠狠的射出了一箭,“呼啦”正中靶心。

突厥将领回头狠狠地看了敌方城墙一眼,但由于距离较远,不能看清,只能大概看出城墙上站了一排模糊的影子。

应该是埋伏的士兵。再多的他就没力气想了,随后晕倒到了战马之上。

此次宁城一战我军取得绝对性的胜利,我方士兵杀敌1000人。

重伤50人,轻伤200余人。死亡100多人。以10:1的概率大胜突厥士兵。

大家在短暂的开心之后,便马上开始打扫战场了。

这次战争,我们取得了胜利不假,但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们有100多人的士兵,失去他们的性命。

这些士兵的脸庞是如此的年轻与熟悉,让人不禁心痛惋惜。

很快战争胜利的喜悦就被失去生命的痛苦所掩盖了。

赵青昭想这可能就是战争。

胜利了,你不会很开心。败了同样不会很开心,因为不管战争与否都会有人牺牲。

赵青昭低落了一会儿,很快就振作起来了了,我们虽然现在不能决定战争开始与否,但是我们可以尽全力减小伤亡。尽全力保全更多人的性命。

赵青昭发现在宁城战争过后,城里很多妇女都会自发的来为重伤轻伤的士兵包扎,因为军营里的军医有限,就算是巴扎也会先紧着重伤的的兄弟巴扎。

新伤的兄弟们就由宁城自愿的妇女们包扎。

这些妇女们长年累月的包扎,也是很熟练的狠呢,已经自有了一套流程与模板。

但是很多方面还是会有不足和纰漏,赵青昭来了之后。变把这些人聚集起来,让军医统一进行了培训。

现在她们做的已经有模有样了,先用高浓度的白酒给伤口消毒,在撒伤药包扎。

如果伤口过长。那还需要把伤口缝合。这项工作是由军医们的学徒完成的。

这个缝纫的技术并不复杂,但是需要人有很强的心理应对能力,毕竟缝合是人肉。若不是真正的医生可能很难面对。

但若是真正的医生那就不一样了,他们见过很多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看淡了生死,在生死面前,这些就不算什么了。

这些需要缝合的士兵也是好样的,这个时候由于药材紧缺。缝合一两针的士兵都没有用药麻药,都是靠自己硬扛过去的。

待士兵的伤情处理的差不多之后。李树将等人开始还是登记这次拼杀敌军的军功了,

朝廷有规定,即斩杀敌首之后,便会有奖励。若是杀的人头够多,累计军功达到规定数值之后是可以升官的。

李树之前便是由此晋升的。

这项登记造册的事情李树想由赵青昭负责,但是赵青昭拒绝了。

不适合。赵青昭的这个身份呢怎么说呢很复杂。

说是押送粮草的官员吧,但是把粮草送来了之后,安正帝却没有下令让他们回去。

所以和他们对接的自然还是边境的军营,于是说他们是隶属于边境军营,也不错。

但同时向赵青昭这种文官。你要他负责,军中打仗时事宜可能就没那么合适了。

毕竟文官和武官之间是有壁的。所以他们更多的就是负责后勤。

这次赵青昭上战场一是因为两人私交不错,李树知道赵青昭有这个本事,二是赵青昭主动要求。

但战场之中生死难料,他也不敢保证一场战争下来,赵青昭能毫发无损。

当然于公的话,他是很愿意邀请赵青昭加入的。毕竟赵青昭武功高强,若能有赵青昭加入,那宁城武力便能增加一筹,自是令人心动。

这是后话且不提。

京城经过了几个月的种植之后,京城的土豆已经可以收获了,但不知道是不是气候不适应的还是怎样的原因。这次出的土豆产出并没有赵青昭所描述的产量那么多。

虽然不少但也没有到令人惊艳的地步。

赵长松和赵汀商量之后,决定相信赵青昭,继续种植。

同时聘请多为老农一起研究。看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