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一百一十五章(5 / 7)

的。

赵青昭不明白,突厥怎么还有这个精力来进攻呢他们是不累吗

呵我不信

这个原因其实这就离不开突厥内部的内斗。

突厥王上如今只有两位王子,一位大妃所生,一为侍妾所生。

大妃所生的这个王子性情温和。侍妾所生的王子生性悍勇。

二者说性情的话,大王子可能略占下风,但是比背景的话,十个二王子都不上一个大王子。

偏偏突厥王上更喜欢侍妾所出的这个王子,认为这个王子有他当年的风采。

此次进攻大魏朝。也是由二王子提出的。

目的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砝码。

说来,二王子确实成功了。

二王子举全国的物力财力,在寒冷的冬天,突厥物资不丰的时候,一举打败了大魏朝。连赢四座城池。

二王子是出身不好,但是这功绩却是足以让他有和大王子争夺王位了资本。

其实关于到底用不用乘胜追击这个问题。二王子内部也曾激烈的探讨。最后还是决定进攻。

当然这个决定达成的过程中也窥见了大王子一系的影子。

大王子性情温和,但是不代表他不争,他本来出身良好,本人能力也不弱,突厥王位本来应当由他继承。

但偏偏突厥王是个偏心眼,偏心小儿子。为他的继位增添了很多阻碍。

再加上二王子之前大胜,名声大噪,已然足够对他的地位产生威胁。

大王子这一派系的人终于坐不下去了。此时放弃进攻虽然有利于突厥内部的稳定,但同时也有利于二皇子地位的稳固啊。

既然退无可退,索性还不如继续打下去。到时候还可以派我方勇士出战,收取军攻。

也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二皇子占了,这是大王子派系人的心声。

二王子这边便是觉得若是乘胜追击,一举攻到大魏朝皇城,那下任突厥王将必定是他了。

这么大的攻劳,大王子想推翻它都难,面对这个诱惑,二王子不可能不心动。

再加上之前攻打大魏朝,连取数座城池。却轻巧的如探囊取物一般。

让二皇子一系列的人觉得大魏朝不足为虑。就算是增加了物资人手,那可能也就是难打一点点。

但是结局果并不会变,大魏朝注定会在大战中破灭,销声匿迹。

出于种种原因两方一起推动,于是促成了这次大突厥的进攻。

宁城虽是一线,但并不是主要阵地。但就算如此,林树将军本人也没有放松警惕。

他们换上铠甲骑上战马,在前方迎敌。

后派了两方小队,大概千余人,在左右两方,打算对敌方进行包围,绞杀。

鼓声响起,两军交战。

李树天生神力,本身武艺高强。入突厥,取突厥人头,如砍白菜般简单。刷刷刷一下子就是一排人头。

敌方领兵的大将军也不弱,一把弯刀舞的虎虎生风,每一刀都是见血封喉。

不多时,两个阵营的将军战在了一起。打得难舍难分。

这时突厥的将领接了李将军一枪,觉得手臂发麻更甚从前,险些握不住兵器。

之前在和李树李将军上阵杀敌之时便发现了他的这般才能,也曾告诉过二皇子请求派人支援,将人截杀

他想此人生为我方敌人最好除去,否则任其成长恐为突厥大敌。

突厥大军的二皇子,虽然觉得此言有些危言耸听的。但还是没有大意。

一方面动用了城中的探子,用离间计,挑拨压制了此人的晋升,二是派人暗杀,前者他们成功了,后者无一成功。

后来二王子将更多的目光着眼于大战取城,便将这件事情交给手下去办了。

不过看见李树站在这里。便知道这件事情没有成功。

而且在经过一个月的休养生息之后,李将军的力气感觉更大了,这应该不是他的错觉。

若是李将军知道他的疑问,肯定会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确实不是你错觉,力气确实变大了,嗯也不能说力气变大了吧,只能说这一次对阵杀敌他发挥了十二层的功力。

之前物资紧缺,他身为大将军看着心焦。就算他的饭菜并没有减少,他也也没有胃口,吃不下多少。

身心双作用之下,他上阵杀敌便只能发挥七八成的功力。

而这阵子却不同了,在兄弟们都吃饱喝足的情况下,他心情好身体也不错,自然能发出十二成的功力了。

此时赵青昭也正在城墙上观望。之前由于宁城人手不够。

多数战争都是正面进攻对抗突厥,而不能侧面迂回包围,是以死亡颇为惨烈。

而这一次战况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