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颜松云的府邸,也是宫中给拨的住所,颜家在天启城不是没有华贵宅院,但颜松云却不能入住。
要知道,颜松云不是无名小辈,他在天启城领着禁卫军统领的位置,在颜家还是这种待遇呢,更别提颜家其他的嫡出儿孙了。
可并非颜家嫡出的周自恒,待遇却比颜家子孙好得多,足见颜家家主有多偏爱周自恒。
装,继续装。
杜云彤静静地看着周自恒的表演。
周自恒又抿了一口茶,道“姑娘不撤兵,在下委实不好向外公交差。”
“不若姑娘与我各退一步,姑娘退兵二十里,我好好保护姑娘的秘密,姑娘意下如何”
退兵二十里,威慑琅琊城的作用仍在,只是琅琊城若有风吹草动,蜀军要隔一日才能得到消息。
颜家若铁了心去帮助齐家,大可趁夜化整为零出兵,既不会惊动蜀军,又能在秦钧毫无防范的情况下兵临城下。
答应还是不答应
杜云彤完全没得选择。
她和周自恒一样,都是投鼠忌器之人。
杜云彤道“好,我答应你。”
“姑娘”
事关秦钧腹背受敌,千雁想出言制止,杜云彤抬起手,道“我意已决。”
千雁手指绞着锦帕,看着一旁的寻羽,希望寻羽能说些什么,好劝杜云彤拒绝周自恒。
但寻羽只是目不斜视地看着杜云彤,什么也没有说。
周自恒放下了茶杯,眸光微闪“姑娘是爽快人。”
夏人重盟誓,杜云彤与周自恒击掌为誓,各自不会违反誓言。
飘飘悠悠的船只行驶到岸边,杜云彤扶着千雁的手上了岸。
周自恒早已准备好了马车,送杜云彤出城去蜀军的驻扎地。
杜云彤上了马车。
马车上,千雁欲言又止,等下了马车,周自恒的人消失在视线后,千雁终于开口问杜云彤“姑娘,若是退兵二十里,琅琊城的信息便难以掌握了。”
蜀军正在操练,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杜云彤紧了紧衣袖,眉头微蹙,道“我知道。”
从琅琊去往济阴有三条路,一条要经过马逐溪驻守的中原之地,如果颜家从这条路走,必然逃不过马逐溪的眼睛,故而颜家不会走这条路。
第二条,便是从琅琊去兰陵,再从兰陵去往济阴。
兰陵的萧氏态度暧昧不明,未必会把颜家的行踪告知秦钧,这条路是非常稳妥的。
可是这条路距离远不说,还要从深山开道,若无月余,是抵达不了济阴的。
颜家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到达济阴城下,便不会走这条路。
最后一条路,便是世人少知的水路。
从琅琊下水路,一路可抵达青州东莱,再从东莱到济阴,快的话不过只需不到二十日的时间。
这三条路,颜家只会走水路。
杜云彤从来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她虽然答应了周自恒退兵二十里,但也不是不得已而答应的。
她早就做好了打算,退兵二十里,不过是将计就计罢了。
蜀将把杜云彤迎到中军大帐。
寒暄之后,杜云彤说了心中打算。
颜家不是想走水路吗
那就让他们走不成水路,只能在在走兰陵,或者走中原之地里二选一。
退兵二十里后,蜀军虽然不能随时掌握琅琊的消息,可琅琊城也不能随时掌握蜀军的消息。
这样一来,蜀军也可以化整为零去做自己的事情。
从水路上阻断颜家增援的路,是杜云彤在出天启城时,就已经想到了的事情。
纵然不出周自恒这件事情,杜云彤也会找借口让蜀军退兵二十里,去水路上做些手脚。
蜀军在出蜀之前,姜度便再三对他们严明,若他出事,要蜀军们对杜云彤马首是瞻,故而杜云彤吩咐下来的事情,他们无不答应。
白日里退兵二十里,晚间便去了水路制造障碍,让水路上无法行船。
但从岸边来看,还是与平时没有什么不同的,颜家依旧会从水路去往青州救援。
杜云彤要的就是颜家走水路。
一旦颜家的士兵上船入水,行至一半,便会被水下蜀军布置的障碍所阻挡,轻则无法行驶,重则船毁人亡。
颜家在经受过这一打击后,想要再去增援青州,怕是比登天还难。
一来颜家兵少,二来从水路折返之后,再从兰陵去往济阴花费的时间太久,等颜家的兵马到了,秦钧和王宏的仗也已经打完了。
故而颜家不可能增援济阴,秦钧只需要面对青州的兵马即可。
蜀军做事利索,不用杜云彤太过担心,领军之人又是跟了姜度多年的老将,杜云彤不再停留,继续出发去往蜀地。
大夏朝如今虽然势弱,但到底曾经繁荣昌盛过,通往各处的官道修的平整而宽阔,纵马行驶在路上,倒也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