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琰在里面用了一个很新奇的思想,就是用财政杠杆代替税收政策。这个也是他以前学过一点经济学的皮毛,在那里侃侃而谈,谢琰将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赤字理论结合自己的语言写成了八股文,写在此处既新奇前卫又深刻,想必能让阅卷官们眼前一亮吧。
俞知府走到谢琰跟前,细细的品味着这篇文章,一时间看的入迷了。王知州看他在那站着不动了,也是好奇,跟着去看,这小童生写的文的确是精致隽永,若减一字难以深刻,若增一字则显多余。实在是上佳之作,单看此文,就算得不了府试第一,也至少是前十了。
一时间,竟然两位大佬都站在谢琰身后看文。谢琰向来是写文入迷了,也没觉察到,继续奋笔疾书。王知州让兵士来对信息,才知晓这少年名唤谢琰,才考取了安县的案首,这等文采拿下案首也是合情合理的。
俞知府正看到兴起,正待往下看,却被谢琰袖子遮住了,不由出声“袖子拿开。”虽然声音很小,但是在寂静无声的考场非常清晰,一时间所有人都被俞知府闹出的动静吓了一跳。
谢瑞则是幸灾乐
祸的看着,莫不是谢琰夹带什么小抄进了考场吧他就说嘛,谢琰怎么会比他考的好谢琰正写的兴起,突然被身后一个声音吓到了,心都裸跳一拍,转头却是两位大佬眼带赞许之色看着自己。
兵士们看着所有人看着谢琰那,便大吼道“你们在看什么继续答题”被吼了一跳,大家都开始继续写起来了。科举时间是多么的宝贵啊
俞知府虽然也很想继续看下去,但是却不能打扰考场秩序,何况谢琰还没有答完考题呢。不舍的看了看谢琰的试卷,继续去东边的考场去监场去了。谢瑞见谢琰没事,则是十分失望。
谢琰答完这道题目,已经是中午了,肚子已经开始咕噜噜的叫起来了。打开自己带的馒头就着一碗水啃起来,馒头淡淡的甜味在嘴里蔓延,馒头早就被检查的兵士给掰成碎得不能再碎了。谢琰想着自己考完明天怎么的也得拉着柳晋出去好好吃一顿才是,嘴里一点味都没有。
谢琰匆匆吃完饭,就开始写第三题,这一题依然是制艺题,但是比起上一个变态的截搭题,要简单多了。题目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一道出自四书大学里的第一句,士子们对这文最熟悉的一句话。
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谢琰想了一个最好的破题写在上面圣经论大人之学,在于尽其道而已矣。
最后的诗词题倒是与往常不一样了,倒不是让他们写五言八韵的诗或者七言绝句了,而是写以阮郎归为词牌且以必须以风花雪月为内容的词,而且要按照这个词牌的韵律写成,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谢琰看着时间也尚早,这个时间也足够他写成了。便细细思索起来,得了一句佳句就写在纸张上。到最后,谢琰从头到尾看了看自己的词,觉得确实是再也写不出这等好作,这才往正式试卷上誊抄。
时间渐渐过去,陆陆续续都有许多人完成试卷离开了。谢琰依旧是秉承自己的风格,继续检查试卷不动,坐等最后一刻。
比起离开的人,依旧在场的人更多。有和谢琰一样的,在检查试卷的,也有急急忙忙往自己试卷上誊抄的。更多的人是面露苦色,抓耳挠腮不知道该如何写的。
谢琰也觉得这此考试,按照以前他做的那些例题比起来水平差不多,他也比较安心。俞知府看着自己跟前一摞一摞试卷,闲来无事翻看着,越看是越没有意思,大多是言之无物的,稍有出彩的但也不及之前谢琰那篇了。
他等了半天也没等到谢琰交卷,这般想着就不耐的问那兵士“那个谢琰还没答完题目吗”怎么等了这么久没有答完试卷啊按理来说不应该啊,莫非出了什么岔子
兵士看了情况回来“谢琰已经答完了,好像是一直在检查自己试卷,所以还没有交上来。”俞知府暗自点头赞许,不骄不躁,沉着冷静,有如此的才华却依旧仔细,是难得的好苗子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