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知年把周辞白买的薄荷糖递给小叔,然后给旁边的老乡分一分,一人能分到一粒。小婶接过陈知年手里的酒坛子,“这酒坛子,金贵了。”
被抱在怀里,能不金贵吗?
陈知年坐在小板凳上,直直腰,刚开始就累了。
“我家大妹”小叔已经吹嘘上,牛皮差点被吹爆。
小婶无奈的翻个白眼,闭目养神,眼不见心不烦。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上车。
没有座位,就连小凳子都没有,只能站着。
站在车门的地方。
因为车上的小厕所就在车门的位置,大家也顾不上臭不臭的,能有一个站位就不错了。有很多人连站位都抢不到,只能等明天呢。
回青山镇的车还是太小了,好像只有两辆。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只有过年前和过年后这两个时间段人满为患。
其他时间一趟车能有十个人就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过年的时候,根本就不敢随便走一趟,怕亏本。油费、过桥费、过路费等等,还有司机售票员的吃吃喝喝,每一样都是钱。
没有乘客,根本不敢走。
其实,青山镇能养着两辆长途客车,真的已经尽力了。
非过年,非寒暑假的时候,如果想从青山镇出来,就要先到镇上的车站登记,然后等司机集够了十个人以上,然后再出发。
多久能集够?
可能是三五天,可能是十几天,可能是一个月,谁也说不准。
如果赶时间?
那就只能先到县里或者市里,然后再坐车。
平时养两辆车很吃力,但过年的时候两辆车又不够用。
怎么办?
挤一挤呗。
至于超载会不会有安全隐患?
喝水都能被呛死,谁还能因为安全隐患而就不坐车,不回家过年?所以,挤一挤,塞一塞。
常情如此。
陈知年能怎么办?能说什么?
说起来,她也算是被超载的一员。
因为路况,因为乘载过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车速很慢。陈知年揉揉太阳穴,有些困,但睡不着。
陈知年把橘子味的香水在手腕上喷了喷,然后放在鼻翼边闻了闻,很浓郁的橘子味,直接把车厢里的各种气味压下、盖住。
鼻子终于舒服了。
陈知年直起腰,揉揉腰椎,然后看一眼旁边能买到座位的人,羡慕妒忌。
“阿年,这是什么水?这么好闻?”小婶拿起橘子味的香水看,“全是‘鸡肠字’,看不懂。不过,这味道不错,好像在吃橘子。”
小婶也准备了花露水,不过,她不是为了味道,而是为了防蚊。
“周辞白买的。”
“小周人不错。什么时候结婚?”
又倒了催婚环节。
陈知年无奈啊。自从她和周辞白恋爱后,就要接受家里人的三百六十度的催婚,无孔不入。从外公外婆到爸妈,然后到小叔小婶,还有姑姑姑丈,一个接一个,她应接不暇。
陈知年已经能想像回家后,大家谈论的焦点了,绝对离不开周辞白,离不开结婚。说起来,村里的人都在等着她结婚的。
都想要看看全村最有文化的姑娘会嫁个什么样的男人。
也有更多的人想要看看,陈大海能收多少彩礼?能不能把陈知年花费的学费收回来?
如果陈知年嫁得很好,那村里的人可能会愿意让自己的女孩多读书,走上一条‘自强’之路。如果陈知年嫁得不好,不如那些小学没毕业的姑娘,那村里的家长肯定会让自己的姑娘继续走‘嫁人致富’之路。
其实,有很多人都在观望。
特别是大家出来打工见识越来越多后,他们会慢慢怀疑‘读书真的不好吗?’
有怀疑才会有改变。
陈知年希望自己是清水村三观改变的一个开始。就好像当年第一个‘嫁人致富’的姑姑那样,凭借着一己之力,改变了清水村的三观。
“大妹,你年纪不小了,也应该结婚了。结婚生子,然后两个人一起奋斗千万别看村里那些姑娘,都好像找了个有钱的男人”小婶看一眼周围的人,靠在陈知年的耳边小声说,“没名没分,没脸没皮。”
陈知年扶额,“明年吧。”
“明年春?还是明年年底?”小婶继续追问。
陈知年瞬间就不想回答了,因为她回答明年春,小婶肯定要问几月份?是不是要立刻准备起来了?
如果她回答明年年底,小婶肯定会说,年底太迟了,年初结婚,年底孩子都能出来了。
欧。
卖瓜。
陈知年只能把皮球踢到周辞白身上,反正周辞白不在这里。
“结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情,还要问周医生。”
“人家小周说,只要你准备好,他能立刻领证结婚。”正在和老乡吹牛的小叔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