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沈绛直到出了酒馆, 依旧一言不发,显得心事重重。
待上了马车后,她坐在马车的角落里, 微垂着头。显然这个消息,确实让她心底沉重了不少。
如果最后真的查出来, 仰天关之战有皇子牵扯其中。
皇帝真的会愿意为她爹爹平反吗毕竟这牵扯到皇家脸面,事关五万将士的性命, 让一个沈作明当靶子背负上所有的罪名, 总好过让一个皇子出来承担罪责。
“在担心这件事真的牵扯到皇子到时候哪怕我们找到证据, 也未必能还你父亲清白”
沈绛下意识抬起头,眼睛睁大, 望着他,这人竟犹如会读心术般。
她心中所想, 皆被他猜中。
马车内并未点灯,略有些昏暗,沈绛眼前, 只有男人坐在对面的高大挺拔身影。
随后他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 似乎无意间驱散马车内浓郁到散不开的黑暗,他说“虽然帝王确实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但是皇上也并非能掌握一切。他也需要考虑民声和民望,还有朝中诸多朝臣的意见。”
沈绛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话确实不假, 若是他们真的找到证据,哪怕皇上真的想要包庇自己的儿子,也要考虑那么多朝臣还有悠悠百信之口。
“况且当朝的这些皇子,并非铁板一块。”
沈绛一怔, 却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谢指的是如今这些皇子的争斗,太子虽有仁德之名, 但其实他并非皇帝最喜爱的皇子,况且他如今乃是半君,手底下幕僚和附属无数,看似势力庞大。
但越是这样的势大,却越发将他置在水火之上。
毕竟没有皇帝能够忍受自己的权柄被分享,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可以。
这也是为何三皇子端王,四皇子魏王等成年皇子,如今都有各自辖管的部堂,形成了如今分庭抗议,而并非太子一家独大的状况。
“三公子的意思是,这些皇子之间斗争极是激烈,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
“如果这件事真的牵扯到哪位皇子,哪怕皇上想要隐瞒,其他皇子却未必让他如愿,皇位之争,激烈血腥,将其他竞争对手彻底失去希望,光是露出一丁点味道,就足以让他们疯狂。”
“况且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我们找到证据,这天地必有乾坤。”
沈绛心底的阴霾,在这番话,一点点被驱散。
她望着眼前男人的轮廓,他那双狭长而又乌亮的双眸,此刻在这浓稠的黑暗中,犹如头顶苍穹乌云蔽月时,最璀璨的那颗恒星,散发着清清冷冷幽光。
这样清冷的光辉,让她觉得无比安心。
马车行驶了大约半个时辰,总算是到了故衣胡同。
不过才一日没回来,沈绛又有种恍如隔月的感觉。
谁知清明刚将马车停下来,就见旁边一个声音响起“这可是程推官的马车”
清明答道“正是。”
“我瞧着这位小兄弟格外眼熟,想着你大概便是程推官身边的小厮,不知程大人如今可在车上”
“请问您是”清明伸手挠了下脑袋。
对方立即笑道“我乃是京兆府的衙役,府丞大人派小的,特意回来请大人。”
谢掀起帘子朝外面看了一眼,京兆府的人并不算太过繁杂,所以他一眼就认出对方,确实是京兆府的衙役。
“好的,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我随后便到。”
衙役弯腰行礼“是。”
不过在抬起头时,他突然说道“府丞大人说,是事关大人正在查的案子,所以还请大人早些去京兆府。”
沈绛一听事关案子,立即说道“都已经到巷子口了,我自己回去就好。三公子你还是先去府衙吧,毕竟事关重要。”
说完,她不等谢挽留,伸手掀开车帘。
待她下了马车,站在路边的那个衙役,还颇为好奇的瞧了她一眼。
谢虽是刚到京兆府没两个月,但是他却是京兆府除了府尹大人之外,最叫人关注的一位大人。
无外乎其他,就是因为他这幅长相。
府尹孙继德就感慨过,他家中女孩要不就是已嫁人,要不就是年岁尚小,实在没有能与谢般配的,要不然他非要把谢招为乘龙快婿。
况且他到了京兆府,连着办了几件案子,都颇为干净利落。
如今京兆府遇到了什么大案,头一个就是分派给他。
沈绛往巷子里走了几步,就听到身后的马蹄声响起,她回头看了一眼,清明已驾着马车慢慢离开。
等沈绛走到巷子内,自己家的院子门前,她正要敲门。
谁知手掌刚碰上院门,门板就被轻轻推开,露出一丝缝隙。
沈绛的心,猛地狂跳一瞬。
她站在门外,脑子在疯狂的飞转,进入还是就此退出去。
可她回头望了来时的巷子,长长的巷道,离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