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沈绛站在原地, 颇有点呆如木鸡的感觉。
直到谢脸上浮起浅浅笑意,她才知,自己这是被戏弄了。
“不如三姑娘留下来一起用膳吧。”谢主动说道。
沈绛还没说话, 就听他又说道“关于芙蓉醉的事情,我想与三姑娘细聊一下。”
于是她留了下来。
清明已将晚膳提了过来, 是护国寺的素斋。
沈绛感慨道“之前招待女眷的素斋,我还未品尝呢。”
那时候她一心想着跟大姐姐见面的时候, 筷子都没动几下, 就离开了斋堂。此刻倒是能坐下来, 细细品尝,传说中的护国寺素斋。
“三公子, 好像对护国寺很熟悉”沈绛想了下,随口闲聊。
谢的筷子一停, 开口后,却没否认,反而说道“大晋尚佛之气甚浓, 我家中长辈皆是虔诚礼佛之人。”
沈绛问道“所以三公子这次也是陪着家中长辈一道来的”
谢点了点头, 在这样的细枝末节上,他并不想对沈绛撒谎。
不过郢王妃已经提前回去, 他派人告诉母妃,自己要在护国寺留宿一日。
郢王妃自然也没在意, 毕竟他从小就在护国寺长大,相较于郢王府,他反而对护国寺更为熟悉。
况且这些日子他一直在京兆府当值,郢王爷私底下也与王妃说过, 他应该是回心转意了,不会再有什么出家的念头。
郢王妃便带着人, 先行回了王府。
谢又主动提起沈绛最关心的话题,他说道“今日你姐姐与方定修的话,你可有听仔细”
他知沈绛在暗格内,有状况出现,生怕她错过了重要信息。
沈绛轻应一声“我都听到了。”
此刻静室内,烛火摇曳,朦朦脓脓的昏黄光线映照在她脸上,她微垂着脸颊,冰肌雪肤,笼在潋滟朦脓的光晕中,娇丽的脸庞散发着越显妩媚。
灯下美人,动人心魄。
待她轻轻抬起脸,眼尾上翘,明丽乌亮的眼眸,似绽放着比月华更清泠的光辉。
“你是说西北粮道之事,先前因为事发突然,我一时心乱,竟差点着了方定修的道。三公子不也说了,让我别信。我爹爹在西北大营这么多年,手握兵权,他若是想要以权谋私,不至于要等到如今。”
她一字一语,认真说道,连眼眸中都透着坚定。
沈绛说“我觉得大姐姐也是被他一时唬住,待大姐姐想清楚,必然会看清他的真面目。”
“不过他既提到了西北粮道,这就是给我们的一个线索,倒不如咱们就顺着这条线查下去,毕竟这或许真的跟仰天关一战息息相关。”谢淡然说。
沈绛望着他,神色有些异动后,低声说“三公子呢,你到现在还愿意帮我”
她明确告诉谢,自己的身份,就是想给他一个机会。
选择彻底远离她这个麻烦。
“为何不愿”谢望着她,声音清清冷冷“仰天关战败,并非只关系到长平侯一人,还有大晋的五万战士,和他们身后千千万万个家族。这一战,那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儿子、父亲、丈夫,总该让他们知道,究竟是为何吧。”
哪怕这世间,魑魅魍魉横行,也总该有人破魔障,找出真相。
沈绛没想到谢会说出这样的话,一时,她犹如石像般定在原地,一动不动,那双灵动清亮的黑眸,头一次变得灰暗。
许久,她放下手中碗筷,抬起双眸,视线重新落在谢的脸上。
“在这之前,我一直以来的念头都是,找出仰天关战败的真相,还我爹爹一个清白。却不知这是我的自私,也是我的狭隘。三公子一语恍如惊醒梦中人。”
对,仰天关之战不仅仅关系到沈作明,更关系着那五万将士之死。
只有找出真相,才能告慰他们所有人的英灵。
谢看着她脸上浮现的愧疚,想了想,轻声道“三姑娘何必自责,你到现在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查出仰天关之战的真相。既然都是为了查出真相,目的是何,又有什么区别呢。”
沈绛却知,这其中自然有区别。
她追查真相是为了救爹爹。
三公子愿意与她一起查找真相,与自身丝毫不相关,不会升官发财,说不定还会得罪朝中一帮实权人物,引来杀人之货。
于是她端起手边的茶杯,冲着谢举起来“三公子,此处虽无酒,但我愿意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我还什么都没做,三姑娘不必如此。”谢淡声道。
沈绛却依旧举着杯子,笑着冲他眨了眨眼睛,眸光澄澈,“哪怕是有这份心,三公子便已高过旁人许多。如今朝堂之上,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尸位素餐者,数不胜数,又有谁真的在乎边境那些将士呢。”
太子一派和三皇子端王的争斗,日益激烈,惹得朝臣纷纷站队。
就是方定修,只怕他也是因为站队了某位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