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
鸳鸯拍了拍自己的嘴“看我这没眼色,竟然误会了老太太,实在该打。”
贾母哈哈笑了几声,又低头看了林柳一眼,便将人交给鸳鸯。
鸳鸯接过,转手又递给了林柳的奶嬷嬷“好好照顾林姑娘,若是有什么需要的只管让人过来和我说,荣国府总不会短缺了老太太外孙女的东西。你也不必怕麻烦了我们,赦大老爷前些年才得了个儿子,许多为他备下的东西都还没用过。都是顶好的东西,就那么放着也可惜。”
奶嬷嬷连连点头,应了下来。
等人走后,老太太才开口“听你提起我才想到已经许久不曾见过琏儿了,我竟是连他的年龄都记不清了,好像是四岁,还是五岁来着”
鸳鸯笑道“琏二爷再有几个月就满四周岁了,正是调皮的时候,每日跟着他奶兄四处爬树逗鸟,已经有大半个月不曾到荣庆堂了。”
贾母神色冷淡“我且知道,这是赦儿在防着我呢。”
“老太太说笑,赦大老爷最是尊敬您不过,怎可能不让您见琏二爷”鸳鸯忙开口劝慰贾母,“可能这些日子赦老爷太忙,抽不出时间带琏二爷过来。”
贾母愈发生气“抽不出时间带琏儿过来探望我这老婆子,却有时间去和宁府的贾珍搅和,可见不是个孝顺的”
鸳鸯不好接话,只能闭嘴倒茶。
贾母摆摆手,放空眼神想其他事儿去了。
再说宁府这边。
贾敏虽然在荣国府长大,但宁荣两府比邻而居,中间也就隔了一条小道,又有小门互通,明明是两家人,却过成了一户人家。
是以,贾敏对宁国府也非常熟悉。
一开始,贾敏倒是将贾母的话牢牢地记在心上,到灵堂吊唁之后,也没有乱走,而是去了贾珍母亲的院落里歇息。可贾珍之母热情好客,拉着贾敏的手说许久未见,想要同她叙叙旧,便拉着人去了后花园。
两人还没怎么说话呢,贾珍之母突然肚子痛,只能先行离开。
原地便只剩了一个贾敏。
她一个人待着着实无聊,便带着丫鬟四处闲逛,也不知怎地,便来到了天香楼附近。
这天香楼是宁国府专门建来唱戏的台子,可今日是贾珍之妻的出殡之日,这里自然没什么人。
贾敏只逗留了一会儿,便带着人离开了天香楼。
却不想半道上突然窜出来一个人拦在她身前“这位太太请留步,我家老爷有请”
贾敏愣住“你家老爷是谁他一个外男见我这女眷作甚”
那人并不言语,但态度相当强势。
贾敏冷眼瞧着,这不像是邀请,反倒更像威胁。
贾敏转身就走,却发现周围早就疏疏落落地站了十来号人,见她动作,全都转过头直勾勾地盯着她。
贾敏吓了一跳,随即面色惨白地捂住肚子“星花,快叫大夫,我肚子疼”
话落,直接软倒在了地上。
这一幕正好落在分别后一直心神不宁,于是甩下朋友过来寻妻的林如海眼里,他顿时冲了上去“你们这是干什么”
“为了不让自己的行为太过突兀,膝下无子无女的秦业还特意领养了一个男孩儿。如今先太子的女儿已成了秦业养女,那青楼女子则以秦业的名义被养在别院。”
听完这些消息,贾敏顿时目瞪口呆,整个人都有些傻了。
犹豫许久,林如海到底还是将藏在心底的秘密说了出来“珍儿媳妇出殡那日,老太太让我们二人提前回来后,我心里一直觉得不太对,便让林大与人换了位置,留在了宁荣街附近盯梢。”
贾敏也不傻,听到这话立刻皱紧了眉头“可是发现了什么难道先太子唯一的子嗣还与荣国府扯上了关系”
因贾母对贾珍乃至宁国府突然转变的态度,又有两家之前与太子亲近的前缘,所以林如海刚刚提起话头,她便知道宁国府十有参与了隐匿先太子血脉之事。
可她万万想不到,荣国府竟然也牵扯其中。
明明之前母亲对宁国府的态度非常抵触,她怎么可能同意让将荣国府牵扯进这等稍不注意就可能引来皇上厌恶的大事中
林如海抱住贾敏,轻声安抚“应该与贾赦有关,也可能与你当日在宁国府发生的事有关。”
贾敏挣脱林如海的怀抱,不敢置信地瞪着他“如海,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瞒天过海。”林如海凑到贾敏耳边,悄悄解释,“林大发现老太太身边的赖嬷嬷不知从哪儿抱了一个襁褓进府,没多久,又抱了一个襁褓出来,径直送去了城外的庵堂。虽然赖嬷嬷进出都抱着一个襁褓,但襁褓里面究竟有没有孩子,可就说不准了。”
贾敏猛地抓住林如海的衣襟,说话都破了音“你是说,赖嬷嬷一开始抱进荣国府的那个襁褓里面,根本就没有孩子”
“十有”
“怎么可能没必要啊”
“夫人你别忘了,宁国府那边也出现了一个孩子”
林如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