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包头的妇人轻点女儿额头“娘也想吃,但不知怎么做,要不你问问仙人”
小女孩用力地点点头,朝天幕大喊“仙女姐姐,囡囡想吃豆腐”
“仙女姐姐,囡囡想吃豆腐”
可惜她稚嫩的请求,没有传到天幕不过豆腐不是一开始就是现在的方块,而是经时间演化。
南北朝时期的豆制品应该是以豆糜为主,其形状跟土豆泥相似,是属于贫贱人家的食物。
到五代时期豆腐被称为小宰羊,市井小民把豆腐作肉吃。
豆腐两字出现在北宋时期,是宋朝八大素食之一,吃法也开始多了起来,有豆腐羹、煎豆腐,甚至还用豆腐蘸着蜜吃。
到明代时豆腐就被赋予清廉方正
的含义,文人官员用豆腐来表示自己清廉克俭。
而市井中,一碟豆腐干,一碟豆腐皮,一碟酱豆腐,一碟糟豆腐就是大清茶馆的标配,吃豆腐听评讲,美事
天半空荧光微闪,做豆腐的影像出现在天幕上。
所有人都看着神迹浸泡豆子,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模压成型最后得到一块平整如水,光亮如镜的豆腐。
就这么简单
秦汉百姓非常惊奇,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他们也试试
就算是心疼豆子,可是神迹讲得太简单明了,他们一看就会,肯定能做出来给家里添个菜
说干就干,动作快的妇人把豆子舀了出来,渗水浸泡备好,待晚些就能磨浆开煮。
而孩童却是拍着手围着黄豆转,边转边唱黄豆豆,圆粒粒,磨了烧开变白玉,白玉白玉真奇妙
豆腐技术普及后,卖豆腐就成了一门养家糊口的小生意。
吃豆腐就是两字新鲜
要保证豆腐新鲜,摊主必须凌晨起床干活,泡豆磨浆压实,豆腐流程简单卖不上价钱,所以才有了俗话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卖豆腐
卖豆腐赚不了钱,但卖给国外人豆腐却能赚钱。
晚清时期,李鸿章的儿子李石曾在巴黎开豆制品工厂,主要卖豆腐和豆浆。
工厂开动时正巧遇上世界大战,法国奶源被切断,豆浆趁势而起年收入百万法郎。
更重要的是,巴黎这家工厂是当时华夏留学生勤工俭学地,我们的总理周先生和华夏设计师邓先生,都在这家工厂磨过豆子,炒过豆腐
民间
手脚快的民众已经在向木匠要豆腐箱子,只要他们动作够快,明天就能卖豆腐,还有什么豆腐干、腐竹等等,他们都可以试着做。
至于仙人说的卖豆腐苦
只要能挣钱给家里添个进项,那就不苦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古时叫菽,是咱们华夏本土植物,咱们也是世界上最早栽种大豆最早的国家。
诗经曾言中原有菽,小民采之,说的就是黄豆,古时民众吃菽也叫豆饭,味道不佳还胀气。
但黄豆找对应用方法,它就是一个大宝贝
豆子可以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及制作豆制品。
大豆根系有固氮养地的作用,可以改善土壤条件、提升土壤地力。不仅能与玉米、棉花、高粱等粮食作物套种,还能与药材贝母套种
天幕展出一张田地里的图像,孙思邈觑眼细望,大豆下是什么
贝母
他恍然大悟,后人用大豆苗为贝母遮阴,原来神迹说的套种是一地种两物,让土地能一地双收。
妙啊
孙思邈陷入沉思黄豆可不可以跟其他药材套种
而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等人却把注意力放在了玉米上。
玉米是何意也是粮食吗产
量如何
他们的三连问没有得到天幕回答,秦始皇和刘彻认真记下套种二字,准备让农家好生研究如何套种。
黄豆熬成的豆浆不仅老少皆宜,还是古时提炼精盐的必备品。
想要提炼精盐,光蒸馏晒干不够,还要去除粗盐中的三种毒素硫酸根、镁离子、钙离子。
镁离子可用石灰去除,石灰易得成本小。
想要去除钙离子,就要用到纯碱去除,但是纯碱的成本不可想象
至于去除硫酸根
纯碱都很难得,更别提要用硫化钡去除硫酸根
为了提取稍好的盐,四川自贡井盐的盐工们在蒸馏卤水的同时,用豆浆中的蛋白质和卤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让杂质凝固,反复数次后就能得到上好的盐
汉
刘彻嘴角紧绷,他死死地盯着天幕,都说天子富甲天下,可是后人随随便便就用上洁白如细雪的盐,而他呢
堂堂大汉天子,其生活还赶不上后人,比较之下哪有天子尊荣
刘彻委屈,刘彻难受,刘彻也要吃后人细盐。
至于另外一张豆浆提纯的盐图像,刘彻撇嘴移开目光见过最好的盐,谁还看得上那乳白色的盐
可惜刘彻嘴上说着看不上,动作却很迅速“盐铁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