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都不等李铭华搂住腿上那姑娘的腰,伴随着发动机突突突的声音,程官印也骑着那辆三轮摩托开到了这里。
“那是谁呀真扫兴!”
隔壁驾驶室里,那个年轻的姑娘连忙从李铭华的腿上下来,匆忙整理着的她还没来得及撩起的碎长裙。
“那是我阿叔”李铭华松了口气说道。
“抓你来的我们要不要跑”年轻姑娘慌乱的问道。
“安心,不用跑,我阿叔人很好的,每次我爸打我,我都是躲去他家,他总能护着我。”
李铭华说道,“而且他做的油炸臭豆腐很好吃,你要不要尝尝”
“我的豆腐或者他的豆腐,你选一个吃!”
那个性格火辣的年轻姑娘没好气的警告总算让李铭华不再犯蠢。
不过紧接着,这姑娘便好奇的问道,“他怎么会来这里这时候水手都下班了吧”
“我猜他是想家了吧”李铭华笃定的说道,“我经常在这里遇到他。”
也就在那对少男少女暗自猜测的功夫,程官印已经停下了车子,重新亮起灯支起了摊子,认真的炸了一份臭豆腐摆在那个小板凳上。
在隔壁车子里那对儿小情侣的窥视中,也在举着相机的卫燃的窥视中。
程官印一瘸一拐的从车子里拿出个香炉和一把线香摆在了小凳子上,又拿出一碟月饼摆在了板凳上仅剩的那一小块位置,最后,他还抽出了那把大刀轻轻的靠在了那条小板凳上。
在卫燃一次次按下的快门里,程官印点燃线香插在香炉里,艰难的跪下来,朝着那条板凳和大刀,朝着大陆的方向,甚至可能朝着长沙的方向,恭敬的拜了拜,又重重的磕了头。
“爹——!娘——!宾卷——!岸支——!回千——!”
程官印靠着那辆三轮摩托的前轮,痛哭流涕的用方言大声喊着那些让他魂牵梦绕的人,但他得到的回应,却只有哗啦啦的海浪和从大陆方向吹来的凉风。
“阿华,我们去陪陪他吧。”
隔壁的面包车里,那个年轻的姑娘说道,“我们不是买了啤酒和吃的,我们去陪陪他怎么样”
“走吧”
李铭华说着,已经推开了车门,随后打开后排车厢对开的车门,拎上了埋着啤酒的冰桶。
稍晚一步,那个长相漂亮的年轻姑娘也抱上了一个装了各种小吃的纸箱追了上去。
在卫燃手中那台尼康相机快门的闪动中,那俩本是来幽会的少男少女,在苍老、但却因为乡愁哭的像个孩子的程官印旁边坐下来,像两个小大人一样笨拙的安慰着,也真诚的分享着他们带来的冰啤酒和各种小吃,甚至李铭华从家里偷来的香烟。
唉.
依旧推不开车门更打不开窗子的卫燃放弃了挣扎,只能隔着车窗一次次的按下快门——就像当初程官印在这里被年轻人砍下脚掌时一样无助。
直到他耗尽了相机里的胶卷,直到他的面前又一次涌起了白光。
当白光又一次消退,卫燃发现自己依旧在那辆面包车里——车门和车窗依旧打不开。
不过这次,这辆车却并不在那条街的街边,反而停在了
卫燃在环顾四周之后不由的叹息,他认出了这里,这是湘江边。
即便不看副驾驶放着的那份报纸他也知道,此时此刻应该已经是1987年了。
在试着推开车门无果之后,卫燃拿起了副驾驶放着的那份人民日报。
果不其然,这是1987年11月6号的刊发的,上面还有个显眼的标题——苔岛同胞探亲潮持续扩大,首批抵穗者与亲人团聚。
放下这张报纸,卫燃看向车窗外却不由的又一次叹息摇头。
时光荏苒近半个世纪,湘江水依旧是湘江水,但岸边的城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远处也多了一座大桥。
这些变化让苍老的程官印脸上只有茫然和无措——他找不到家了,也找不到那块石头了。
在又一次试图推开车门无果之后,卫燃举起了相机,对准了车窗外朝着湘江跪下磕头的程官印,一次次的按下快门。
同样在按下快门的,还有已经而立之年的李铭华。
在他的身旁,除了一个看着不过十来岁的小男孩之外,还有一个在抹眼泪的妇人——是当初在码头和李铭华幽会的那个漂亮姑娘。
在这两颗镜头的注视下,泪流满面的程官印跪在江边,费力的弯腰掬起一捧又一捧湘江水大口大口的喝着,最终被江水和泪水呛得连连咳嗽,呛的痛哭不止。
当程官印在李铭华的妻子帮他轻轻拍打后背中再次平静下来,他颤抖着取下了斜挎在腰间的一个水壶,浸在江水里灌满,认真的拧紧了盖子——他回家了,但是他没有家了。
“阿叔,咱们接下来去哪”李铭华搀扶着程官印站起来问道。
“去去城里逛逛吧,我带你们去去吃最正宗的长沙臭豆腐。”
程官印无助的叹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