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秦始皇焚书坑儒1 孔子:君子病没世而……(2 / 3)

奉行的是法家的路线,“焚书”这项政策,也自有其思想的渊源。

至于法家与儒家以外的人

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对孔子及儒家稍稍抱有些许的同情以外,他们还在担忧自己的学说。

虽说“焚书”后面跟着的是“坑儒”。

但是,会不会跟他们也有关系呢比如焚书所焚的,非惟儒家一家之言

墨家巨子隐隐有些担忧。

纵横家、阴阳家,隐隐有些担忧。

庄子漫无目的地行于山中,虽然看见了天幕之上的异象,眼中却也看见了枝叶盛茂的大树。

伐木之人,停在树的旁边。

然而却并不砍伐这棵树。

问之则说“无所可用。”

没什么用处啊。

庄子感慨“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

这棵树,凭借着它的不成材而可以终享天年。而他庄周,将会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庄子一边行走,一边施施然看向天幕。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而无肯专为。”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浮游乎万物之祖。”

据考证,“焚书”应是可靠的史实,其史料来源于奏事。汉书艺文志里,春秋类有“奏事一十篇”,班固自注为“秦时大臣奏事,及石刻名山文也。”

因此奏事这部书,乃是有关秦王朝的可靠的官方史料。它是一部纪录秦王朝大臣奏事与名山刻石文的史料集。西汉的刘向,也曾将奏事著录于七略。

司马迁在担任太史令与中书令之时,应当仔细阅读过这部书,并将其作为编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基本材料之一。其中关于“焚书”记事的史料来源,应当便是这一部奏事。

至于在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

天幕列举出各类文献记载的佐证之后,画面倏然一转,成了先前的卡通动画风格。

动画里的这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摆酒设宴,博士们纷纷上前敬酒祝寿。

一个卡通小人,旁边写着“仆射周青臣”。

此人在秦始皇面前颂扬说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

“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嬴政听了十分高兴。

随后,又有一个卡通小人,旁边写着“博士齐人淳于越”。他上前进谏说

“臣闻,殷周称王于天下,有千余年。”

“殷周分封子弟功臣,作为自己的旁枝辅助。”

“如今陛下拥有天下,而子弟却是匹夫百姓。”

“要是突然出现田常、六卿那样的臣子”

“没有人辅助,何以相救呢”

画面里,秦始皇思考了一下。

博士齐人淳于越,继续说道“如今青臣当面阿谀,加重陛下的过错,非忠臣啊。”

他的意思,是要效法古代。

事师古,而能长久。

秦始皇点点头,将这些建议交下去讨论。

既而,又有一名卡通小人出现,旁边写着“丞相李斯”。时任丞相的李斯,表示

“五帝的制度,并不相重复。三代的制度,并不相因袭。而是各自都得到治理。”

“不是说后世一定要与前代相反,而是时代变化了的缘故。”

“如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本来就不是那些愚蠢的读书人可以理解的。”

固非愚儒所知。

李斯认为,淳于越所说的那些,没什么可效法的。他又继续向始皇帝说道

“以前诸侯并争,用十分优厚的待遇,来招揽那些游学之士。而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

陛下,时代变了。

“百姓在家,则致力于从事农业生产、家庭手工业。士人则学习法律禁令。”

“如今这些读书人不师今而学古,不向现在学习,而去效仿古代”

“以此来非议当世、惑乱黔首。”

李斯顿了顿,坚定地往下说道

“臣李斯,冒着死罪说古代天下散乱,不能统一,因此诸侯并起”

“那时候的人们都称道古代、而损害当下的政策,文饰空话而搅乱实际。”

“他们都觉得自己的学说是最完善的,又以此非议君主所建立的制度。”

李斯列举当今的现象

“如今陛下兼并了天下,分辨黑白是非,又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

“然而那些人依然在私自传授学问、甚至一起非议国家的法令教化”

“他们听见法令下达,就各自用自己的学说来议论。入朝的时候在心里非议,出朝的时候在街巷非议,在陛下面前吹嘘、以此来沽名钓誉”

“他们标新立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