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
昭不认识他,那他最阴暗的设想便是无稽之谈。
不真实和荒诞感令他更加困惑,在他想要复杂待世时,又碰上了一个极其简单的人。
只是交予名字,算不上什么大事。
孙伯灵正要开口,昭给他递来一个字。
“膑。”
蒙受过的残虐,身体和灵魂的双重苦难,他不能停下来,雪恨之前他怎么能停下来
昭看到他的样子,懊悔着将手缩回去。
他抓住了,把自己的姓添了上去。
“孙、膑。”
这样挺好。
剜骨黥字,他的遭遇令宗族蒙羞还不如换一个名字,永远警醒自己还有未尽之事,还有未报之仇,还有未雪之恨。
昭,等我大仇得报之日,如果你还在的话
便请你叫我一声“伯灵”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解
1 大父即“祖父爷爷”在战国时期的叫法,同理“大母”就是“祖母奶奶”。
文中设定“孙膑的祖父是孙武”就是写孙子兵法的那个孙武,按照实际世系来算,孙膑喊孙武“大父”前面要加太多个“曾”了。
若我找的资料无误的话,孙武有三子孙驰、孙明、孙敌。次子孙明有子孙顺,孙顺有子孙机,孙机有子孙操,孙操即孙膑之父。此世系与孙武和孙膑相距年代基本吻合。
至于“伯灵”,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孙膑的字。但个人能力有限,他的真名我查不到了欢迎有研究的读者给我涨知识,就这样先用吧真是字的话情感上会更亲近一些,而且这个“伯灵”真的读起来很好听。
2 “女子称姓”“以国为氏”战国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别婚姻,氏别贵贱。国名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只能拿来做氏。对男子不能称其姓,非常不礼貌。
比如齐桓公,姜姓,氏吕,名小白。你要对他直呼其名的话,不能叫“姜小白”或有性命之忧,叫“吕小白”“齐小白”是可以的。
但有意思的是,秦国的国君似乎都习惯性称自己“嬴某某”,或可见其“狼子野心”。
这里只作为古今差异提一下,后文不做如此细致的区分。
-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十二月 44瓶;糯米 20瓶;鬼骨弓手 5瓶;雾里看花、天泽荣、十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