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具有皇家风范的猫名字!燕京传统点心里的娇贵公主!(3 / 4)

拍的时候特意交错着来的,比如做红烩牛肉时,刚把牛肉炖上就开始拍芥末白肉,拍完继续做红烩牛肉。

等放进砂锅里烩的时候,就开始拍盐煎羊肉的片头。

这么重叠着进行,能节省很多时间。

就是后期和摄影师有些麻烦,中间需要换储存卡,文件保存也得提前看好,免得把几道菜的视频素材混在一起。

三道菜拍摄完毕,看不到五点。

林旭说道

“那就再拍一道点心吧,人家吃饭有餐后甜点,咱拍美食的,也得有这一项。”

一说到点心,大家就来劲了。

有让做黄馍馍的,有让做雪绵豆沙的,还有其它一些没在人间风味中拍摄过的点心,大家都想尝尝。

林旭没有答应下来,因为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做出来的美食。

他看着耿立山问道

“立山先生有什么想吃的吗”

耿立山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做姜汁排叉吧,这可是我记忆中非常重要的一款点心,过去想吃都吃不着,花钱都买不到,只能等隆福寺小吃节才能买到姜汁排叉,而且还得早去,否则根本抢不到。”

姜汁排叉

这不就是前两天获得的姜丝排叉吗

排叉是京城这边比较常见的面点小吃。

把面和得硬硬的,刚能揉成面团那种,经过三揉三饧,再擀成薄片,切成宽条,中间改三刀,再让一头从中间的刀口中穿过去。

下油锅炸制,炸透了捞出来,就是排叉。

排叉是咸的,口感很酥,跟中原地区的蕉叶、天津地区的薄脆很相似,吃的就是那股子酥劲儿。

而姜汁排叉,或者叫姜丝排叉,则是一种姜糖味儿的小点心。

跟普通的排叉相比,姜汁排叉个头小,很精致,炸透了就捞出来,不能上色,捞出来略一控油就得放进用姜汁熬好的糖浆中过一下。

过完捞出来盛在筐里,让多余的糖浆滴落下来,然后就可以吃了。

整个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必须现做现吃,所以哪怕是现在,姜汁排叉在京城也属于高档点心。

邱振华冲耿立山竖起大拇指

“还是您会点,这可是一道考验白桉功夫的点心。”

姜汁排叉考验的不是厨师和面擀面的功夫,也不是改刀做造型的手艺,而是挂糖的时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挂早了,排叉刚炸出来,上面都是油,根本挂不上糖浆。

挂晚了,糖浆会在排叉上湖厚厚的一层。

而且挂糖差不多的时候就得上桌让客人品尝,要是时间长了,排叉里面的油翻出来,糖浆又会脱落下来。

姜汁排叉这种小吃,不管糖多了还是脱糖,都属于严重的翻车事故。

所以一般饭店不做这个,高端的点心铺得赶巧了买,没赶巧的话,要么没有,要么已经卖光。

耿立山说道

“过去都说姜汁排叉是点心里的格格,娇贵得很,不管做的人还是吃的人,都得小心翼翼的,不能大意。”

林旭应承道

“既然立山先生点了这道点心,那咱就做吧,好在这种点心比较快,不耽误下班吃晚饭。”

说完,大家便进入了拍摄状态。

简单的开场白过后,林旭拿来一块生姜,去皮后切成大块,和半小碗凉白开一块儿倒进搅拌机中。

完全粉碎后,将汁水过滤出来。

用姜汁和面,能让炸出来的排叉哪怕不挂糖,吃起来也会有一股澹澹的生姜味儿。

林旭往过滤好的姜汁中放入一点点小苏打和一点点食盐,搅拌一下。

小苏打能让排叉的口感更酥,而食盐则是能增加面的筋性。

接着往面盆里加入一大碗面粉,开始和面。

排叉的面越硬越好,所以和的时候,就得尽可能的少放水,一斤面大概二三两就足够了。

水少,所以想要和成一个面团,就需要讲究一些技巧。

比如倒水的时候,要慢一点,同时用快子或者手不断在面盆中揉搓,尽可能把干粉都搓成面絮。

搓好用力揉搓,尽可能的揉成一个面团。

揉好用保鲜膜包起来,放在一边静置。

林旭拍拍手上的面粉,看着镜头说道

“接下来就该熬姜糖汁了,行话也叫蜜汁,这个蜜汁有着严格的要求,首先就是不能上色。”

别的甜品,一般都会把糖浆做成金色、黄色、红色等等。

但姜汁排叉不行,姜汁排叉的糖浆必须是透明的,这样挂在炸得白色的排叉上,才会给人一种晶莹剔透的感觉。

很多人觉得姜汁排叉是燕京点心中的格格,原因就是这种洁白剔透的卖相,本身就带着一种娇贵。

要是做出来乌漆嘛黑,或者跟脏脏包一样,估计很难让人联想到公主。

林旭又榨了一些鲜姜汁,然后配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