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藩平(3 / 4)

破了师父设在外面的迷阵,他们的茅草屋像是有人住过的痕迹了。

苏辰已把主要的东西都放在空间里带走,对此倒也不在意,看过主屋又去看厨房,暂住过他们这屋子的人没有动这里的东西,他留下来没带走的桌椅还是在的。

凳子上都结了蜘蛛网,苏辰掏出帕子蹲下来清理,而后把几张干净的凳子放好在已然残破的桌边。

都要走了才突然想起,师父还在的时候经常给他丹丸吃,有几颗味道不好的,他都给藏到灶台下面的洞里了。

苏辰弯腰找到灶台边的那个洞,拿棍子戳了戳,竟然还真给戳到了。

扒拉出来那个瓷瓶,吹开其上的土灰,打开瓶塞,里面的丹丸竟还好好的,一时间涌上心头的全是“物是人非”之感。

不管瓷瓶里的丹丸有没有过期,当时苏辰便全一股脑的放进了空间去。

之后离开湖北到陕西,苏辰发现这里的土不错,便决定暂住下来。

给一路都跟着的阎山、康宁安排了新的活计,又给脑子好使手也巧的水生买好材料叫他做木板“打印机”,终于得闲有空的苏辰接连几天都缩在屋里在清理空间。

师父做的丹丸还又给他找出来一瓶,看见上面写着花生味三个字,苏辰才想起来,这是他醒来后跟着师父的那段时间,一安顿在山上就忙着去修炼的师父给他的充饥丹药。

最开始的一瓶是没什么味道的,他抗议过后,师父才给他弄出来几个口味的,有花生味、樱桃味等好几种。

他最不爱吃花生味,于是不知道在哪个旮旯里便遗落了这么一瓶。

苏辰捧着瓶子,回想起当初和师父在山上的生活,脸上不禁露出一抹抹笑容,然后仰望着天空默默在心里发问“师父,你在你的修仙界现在怎么样啊。也不知道徒儿死之前还能被能看见您。”

感叹一会儿,苏辰把瓶子放到外面,又进了空间。

扒拉出来师父先前天天要他看的那本医书,苏辰塞在了腰带里,然后又闷头在空间里继续扒拉半个时辰,才抱着一大堆东西出来。

之后几天苏辰依然窝在家里,有时候躺在床上有时候靠在躺椅上,整个一颓废人似的只抱着医书看着大发时间。

而后他终于确定了在陕西要立的产业。

现在的陕西省比其他的中、南、东部的省份都更显得地广人稀,因此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更原始,别说医术比较好的大夫了,就是江湖郎中在这里都很少见。

许多农家人生病之后都只能求助于巫医巫婆,为此枉送了性命的不知道有多少。

苏辰想要立在此地的产业,便是制药。

陕西省水系发达,有高原、山地、盆地等多种地形,还聚了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三个气候带,想要的药材基本上在这里都能找到。

找不到的这里也有适宜的培养环境。

依托这些资源,发展制药产业会很方便。

想到就做,第二天苏辰便放下书带了荣广赵泽出西安城去考察厂地。

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之后苏辰能想起来给宫里的老爹和弟弟写信,还是靠着荣广拿着宫里的来信给提醒。

这时他掰着手指头一算时间,竟然再过两个月就要又要过年了。

康熙二十一年冬,清军攻克昆明,婴城死守的吴世璠自杀身亡,自此爆发在清王朝建立后的最大的一场反叛战争历时八年结束。

捷报传到京城已是后半夜,但康熙还是一瞬间从睡意中清醒,巨大的喜悦在心头冲击,让他他在搓着手来回三四趟之后,来到书案边就拿起笔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首长诗。

梁九功躬着腰在旁边伺候着,等皇上写完了拿到一边晾晒。

但这完全不足以表达康熙的喜悦,紧跟着他连发三道奖赏三军的旨意,随后是对宫里上上下下的恩旨。

就在这时候,嘭一声炸响在乾清宫上空,明亮的金黄色映照到殿内,引得康熙笑着向外看去“谁在放烟花”

今晚当值的曹寅从外面跑进来,回禀道“万岁爷,辰王送来的烟花,刚到。太子亲自点的,恭贺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保成也醒了”康熙的笑声在殿内震荡,他走出来,看到天空中还未完全消散的几朵金色烟花,点头道“辰小子还没忘了他阿玛,不错。”

曹寅忍笑。

穿着明黄蟒袍的保成深夜起来,外披着深蓝色披风,头顶带着一个大红色的狐狸皮帽,看见阿玛出来,便手里拿着一株燃着小红点的香走上台阶。

“阿玛,”保成指着下面摆好的一排烟花筒子,说道“送这些来的人说,这是我哥找善制烟花的人一起做的,那个大筒的我哥叫您亲自点燃。”

把手里的香递到阿玛手边。

“好,”康熙接过燃着的香,很想看看辰儿叫他亲自点的这烟花有什么特别之处,一阶一阶走下来,来到那筒子边找到捻子就把红红的香头递上去。

保成也快步走下来,站在阿玛后一步的位置,仰头去看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