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姜侯 姜沃:我要投诉系统乱加症状……(1 / 3)

其实事关身体康健, 哪怕是暂时性惩罚,姜沃原本也想再问问系统具体情况。

无奈此时在御前,面对的是李治这样心思细致的帝王, 答的更是极为要紧的话。

姜沃能分出来的精神实在有限。

只能跟小爱同学再度确认了下,不会真的影响她的体质, 就暂时放到一旁, 专心先应对皇帝。

尤其是方才皇帝提出的一句话

欲令皇后摄知国事

这便是历史线上曾经夭折过的皇后摄政计划吗不是太子监国,皇后掌军国大事, 而是皇后全面摄政。

何为摄政

姜沃连平时最不想记起的礼记, 都想起来了礼记有云 “周公摄政,践祚而治。”

摄政,代行天子政也

姜沃忍不住抬眼看了眼前的皇帝一眼。

史册上的高宗,曾经也因风疾不能上朝, 提出过皇后摄政, 但宰相反对过后,终究搁浅了这项计划。

说来也巧, 当时反对的宰相们,也不是外人, 就是郝处俊和李义琰这两位熟人。1

未能成型的皇后摄政计划,究竟只是两位资历不深的宰相反对,还是皇帝自己未下定决心

姜沃觉得,只怕还是后者的占比更大一点。

毕竟皇帝一意孤行的事情,做了可不少。

尤其是眼前这个, 姜沃已经相处、琢磨了数十年的皇帝, 他真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情,那绝不是寻常宰相能阻挠的,甚至李勣大将军能不能真的动摇他, 都得打个问号。

姜沃看着皇帝的神色,是疲倦而深切失望。

就像姜沃早就察觉到的,这次放手让太子监国,接对群臣料理庶务,是皇帝的考核。

而一年过去了,太子交的这份卷子,无疑跟皇帝心里的标准答卷毫不相干。

姜沃目视皇帝,所以陛下不得不再次调整了他的政治规划

如果拿她的宰相位,换皇后的摄政,姜沃顿时就觉得一点儿都不亏了

这就相当于武德年间,房杜二人一时被免官不算什么,只要保住秦王李世民,自然就有将来。

于是姜沃是按捺了心潮起伏,像原来一样温然沉静表示,一切都遵照陛下的意思来。

皇帝以手撑额,慢慢点了点头。

见皇帝面色很差,姜沃就轻声问道“陛下若是头痛犯了,臣先告退还是陛下龙体安康要紧。”

还有她自己的安康,她也想赶紧看看自己的暂时性惩罚具体是什么。

皇帝闻言摇摇头“尚药局的奉御就在偏殿候着,不急。”

心中更不免感叹都到这时候了,姜卿还是先顾着朕的身体状况,而不顾自身方才她辞了宰相位置,朕可没有给一句准话,安排她将来官职。

皇帝想起太子的话,就按着额头说了一句“太子曾提起,工部尚书阎立本,已年过七十,去岁也曾上奏疏以年迈请辞尚书位。”

工部尚书

太子的意思,竟然想让她去做工部尚书。

姜沃心内失笑这是什么只让人干活,不让人吃饭的行径啊权力不能掌,事儿你得继续去做。

说来,她并非不愿意做工部尚书,掌天下百工,正好专门培养下技术人员,搞一搞研究工作。

但她不能在太子和东宫一脉的掌控下去做工部尚书

那就是两个字白给。

她又想起那句若真是如此,那宫中佛堂里的乐善好施佛,岂不是都要下来,换她去做。

但面对皇帝,姜沃当然不能说出心里话。

她只是凄然一笑“陛下,东宫宽仁惜才之心,臣心中感念至极。”

“只是陛下有令皇后摄政之意,臣若继续留在朝中为尚书要职,岂非又生出事端。”

这么多年来,姜沃第一次跟皇帝真正打起了感情牌。

感情牌这种绝杀,一般不用,用就要用在刀刃上。

姜沃望着皇帝道“陛下知臣,臣知陛下。”

她甚至第一次换过了称呼“我自年少失父母双亲,若非文德皇后恩典,接入宫中抚养,只怕早就幼年夭折了。”

“我长于掖庭,看到的都是皇城四面。”

“后来先帝许臣入朝,才有机会离开这皇城。”

皇帝认真听着她的话说来,他与崔朝常有朋友论交之谈,然而跟姜沃,确实这些年只有君臣之言了。

大概,只有卸下宰相之位,她才会说些真心话吧。

皇帝就听姜沃继续道“只是这些年下来,无论是长安、洛阳、并州、泰山臣虽有幸随圣驾去过许多地方,但也都是当地官员提前精心准备好的行程,是想让陛下看到的一面。”

“陛下,凡我大唐臣民,一世所愿,必是大唐社稷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她语气极为诚挚“庙堂之高,朝臣们再用心,一层层庶务禀上来,必也有许多走了样的事实,看不见的弊政。”

“所以臣想要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