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皇帝失望 媚娘:我不会让你退太久的……(1 / 3)

“郝处俊, 李义琰。”

太史局内,姜沃说完这两个名字后,李淳风很快道“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姜沃含笑确实。

郝处俊的履历人尽皆知, 那是风骨铮铮不畏强权。

李义琰也差不多他本人其实是出自陇西望族, 打小自然也是高楼广厦锦衣玉食的。

但他为官后又特别注重营造清廉名声, 住了个窄小破旧连堂屋相当于客厅都没有房舍,以至于每个去家中拜访的官员都要感慨李侍郎位至三省重臣, 却不崇高舍, 真是好品行

跟郝处俊一样, 又是一个搢绅士族义之。

故而如郝处俊、李义琰这种人,他们怎么能不拥护太子他们本身就是完全符合标准的官员。

自然会跟太子这个克己复礼,重视官员风骨气节,又不刚愎自用善听谏言的继承人站在一起。

权力之争哪有什么绝对的对错, 只有立场。

姜沃跟李淳风又聊起了李义琰的破房子,然后忍不住笑道“师父不知道, 为此, 李义琰可把王中书令得罪的不轻”

王神玉那是什么人生观价值观, 简直是官可无血可流, 生活质量不能丢。李义琰现在是什么官正好是中书侍郎,是王神玉副手之一。

这是衬托谁呢

“看到他就烦。”这是王神玉年前来修剪山茶花时对姜沃说的话“他若是真的家贫也算了听说其族弟以他房无堂屋,还给他送过一批良木让他建一个。然而他只道身居高位, 不居华宇, 把木材在外面放烂了也不肯盖一间堂屋。”

“既如此,还要屋子做什么朝廷要员夜宿雪地岂不是更显得清廉”

然后跟姜沃抱怨道“东宫监国,要熟知三省六部各署衙庶务,往中书省塞人是应有之义。”

“但能不能给我塞个正常人进来”

王神玉一向是风雅的, 难得有这么分明的不快,甚至暴躁情绪,可见跟李义琰多不对付。

姜沃报以十二万分同情。

王神玉的心态简直是这破班一天也不想上了。但偏生另一位中书令杜正伦年迈,皇帝又不许王神玉致仕。

说来也巧,姜沃从太极宫回到大明宫后,刚好在官员出入宫门的千步道上遇到了李义琰。

李义琰的官袍外头只穿了一件,一眼看过去就很寒素甚至老旧的大衣裳。好一个清廉安贫官员。

“姜相。”李义琰先行礼。

姜沃颔首还礼,就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准备走人。

然而李义琰却道“姜相请留步,下官有一言进于姜相。”

姜沃依旧往前走了两步才驻足“李侍郎说吧。”

她选了个风口位置,寒风呼啸。

免得李义琰说太多话浪费她的时间。

姜沃抱着自己刚从师父处添过炭的手炉,又裹了裹厚厚的大氅,在风口上安然而站。

今日天寒彻骨,在风尖儿上更是如此。

李义琰原本真想长篇大论再引入主题,但叫这风一吹,准备好的客套话立刻吹没了一半。

他抬眼见这位姜相依旧悠闲如云的神态,心中不由愤懑。

不过是善体圣意,竟然能以如此年纪如此身份,官至尚书左仆射他们这些德行出众的朝臣,竟然不如她且她为李唐宰相,却不鼎力支持东宫,竟然只依从皇后而行,简直是没有王法了

真是越想越义愤填膺。

李义琰脸色难看,姜沃倒是没太在意她以为他是冻的。

而李义琰开口,正好也提起了他贫旧的家宅。

又感慨道“姜相,其实我族弟后来曾送与我一批木材,只道如今朝上哪怕是七八品的官,都有高宇阔堂。”

“然下官却觉得,官位越高,越该谨慎约束自身,重视德行才好。否则处贵仕却无令德,必受其殃。”

“姜相觉得下官之见如何呢”

他正说着,正好一阵风刮过,冻的他后半段话都有点结巴起来。

姜沃见李义琰冻的这样,还要哆哆嗦嗦进行一些暗示,还要站在所谓道德制高点上指点一下。

姜沃只有一个看法,也就如实说了。

她真诚道“李侍郎,朝堂的休沐日还是挺多的你有空就好好去看看病吧。”

之后就抱着手炉走了。

只留下李义琰在身后,不知道是气的还是依旧是冻的,抖的更厉害了。

两日后,紫宸宫宣诏。

此时还在年节假中,故而宣诏的宦官,是至姜宅中宣的姜沃。

来的也是熟人,正是严承财。

姜沃莞尔“怎么劳动严公公亲自出来了”严承财也跟着笑道“请姜相,咱家什么时候都愿意自个儿来。”

两人虽是玩笑,然见严承财亲自出来压车,姜沃便知,是媚娘急着要见她。

紫宸宫中,除媚娘立在窗前外,并无一人。

媚娘的脸上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她掌政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