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4 / 24)

情是给他们盖房子,不可能让他们像当初曲大牛、曲二牛等人那般临时住在外院,同梁家人混住在一起,既然都是专门的佃农了,那就住地边上守着庄稼。

盖房子需要的东西梁家会,在房子没有盖好之前,他们可以暂时住梁家的外院,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盖房子期间他们必须打理好家里的田地。

另外,梁父也说明了因为种粮时他们不在,所以等到地里的庄稼收获了之后,他们只能分得其中的三分之一。

佃农就是这般,不像长工是明确干一个月活给多少钱,也不像仆奴干活不用给钱或者只用给少量的赏钱,佃农是收了粮食之后分粮。

最终能分到多少粮食,全看他们在这一年里有没有偷懒,也看老天爷愿不愿意让大家吃饱饭。

现在还不到分粮的时候,佃农们吃的就是看他们自己带的粮食,实在不够向主家赊也行。

如今他们几户的剩下的粮食都还紧巴巴地能吃两个月左右,能等到地里的红薯收上来,所以他们都暂时没有向梁家借粮食的打算。

到梁家的当天,几户佃农就齐心协力开始干活,梁家准备的是屋顶的瓦片和几根用作梁柱的木头,墙面就打算用挖沟渠弄出来的泥巴,黄泥摔成泥砖后阴干砌墙。

周家会手艺,对盖房比另外两户了解多,就让他来领着另外两家一起,他们觉得梁家人和善,又知道这房子是给自己家人住的,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做事都很积极认真,人多力量大,没两日盖房要用到的黄泥砖就摔好了。

然后开始打地基,地基打得牢才不怕下雨把地面泡软,上面还有瓦片可以挡雨,这样砌成的屋子,住十几年都不成问题。

这时候就体现出不要白家人干活的好处了,或许他们会因为自己识字不愿意同其他人一起,毕竟看他们之前的态度,确实是挺瞧不起另外三家的。

壮劳力忙着盖房子,那女子、哥儿和半大的孩子就成为了在地里劳作的主力,五岁大的都会跟着自家大人去田里帮忙拔杂草,看着几户人家的孩子都又瘦又矮,庄氏再次不忍心,但是她怕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就拉上曲薏一同商量。

曲薏觉得婆母的心软没什么坏处,他如今大概是在心里期盼着自己和梁康生的孩子到来,对这些懂事又听话的小孩也挺心疼的,大人自是不必管,小孩子们可以时不时给点吃的东西填肚子,他们人小其实也吃不了多少,蒸一锅窝窝头能让孩子们吃一两天,四五天给做一次就成。

给他们做吃的不好用精贵的食材,粗粮、杂粮是最合适的,这样那些个孩子才敢拿起来吃,这是当初庄氏在曲家旺身上学到的经验。

庄氏还记得一开始曲家旺特别拘谨,后来才慢慢放开些,看着这个小孩儿在自己的照顾一下蹿高了一头,庄氏挺有成就感的,可惜如今有了佃农,曲家旺那孩子可能不会再来梁家了,庄氏偶尔想到了会担心这孩子回去了能不能吃饱饭。

第177章赶走媒人

说到曲家旺,就不得不提一下最近曲家村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

有数个媒婆上门给曲三丫介绍亲事,有媒人上门瞧瞧待嫁的闺女不是什么事,奇就奇怪在这些媒人在曲家待不了多会儿,就会被曲老太轰出去,把人赶出去还不算,等人走了她会站在门口插腰骂一顿。

让大家更困惑的是,具体骂了什么倒也没有,只是明显能感觉到曲老太的气愤,似乎是那几个媒人没安好心。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认真打听总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曲老太他们也没想过把这件事瞒得死死,要的就是别人好奇,去问。

所以第二个媒人被赶出去了后,就陆续有人听到了些许的风声和曲三丫之前的亲事有关。

具体原因也简单,那就是曲三丫曾经退掉过一门亲事,据说那些媒人因此认为曲三丫是破鞋,打算给曲三丫说一些破落户,什么娶不上媳妇的老光棍,还有什么死了媳妇的老鳏夫,或者那些不好好过日子的混账,总归就没有一个好的。

曲老太可不是什么会真心对孙女好的老太太,大家知道了曲家的事之后第一反应是曲老太不满意那些人家给的聘礼,毕竟之前她给曲三丫找的亲事就是一个年龄足以当她爹的老鳏夫,对方给的聘礼多。

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只有曲老太和钟氏知道。

如果说最开始打算动曲三丫,是想试探一下外面是否有人真的对曲家大房有特殊照顾,那现在她们就是确实想要给曲三丫找一门亲事,因为钟氏不愿意这么早就让儿子娶媳妇。

在曲家若是按照性别来排序,曲耀文是曲家的长孙,他上面没有哥哥,按理说他是想什么时候成亲就什么时候,但是如果按照整个曲家小辈的年龄来算,在他的前面有曲三丫尚未成亲,那他便是弟弟,按理说他不能早于姐姐成家。

到底怎么说全看曲家人自己的意思,所以钟氏完全可以以曲三丫还没出嫁为由,挡着赵婉儿进门,可惜她还不知道自己尽心谋划时,她的儿子又被赵婉儿给迷住了,动了把人娶进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