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2 / 24)

主的时候,就是牙行发挥作用的时候。

除了买卖,租赁一类的活牙行的人也会接,不同的事务佣金不同而已,越是大头的佣金越高,当然,不愿意出佣金自己找人慢慢寻摸也是可以的。

招佃农这种事,自然是找牙行更方便了,牙人手上有几乎所有佃农的信息,不用花时间精力打听,直接说要什么样的,伢人就能介绍。

伢人的消息灵通,早就清楚梁家买了一百五十亩地,寻思梁家这么多地会不会买人或者别的,只要不是雇散工,他们牙行的人都能得一笔佣金,这不,总算等到了梁家的消息,他们要招佃农。

招佃农不如买卖仆奴得的佣金多,不过也不少,梁家人提了要求之后,专门负责这方面的伢人略一思索,如数家珍一般把符合梁家要求的佃户说了一遍。

一共有七户,伢人口齿伶俐,在他嘴里每一户都是顶好的,去了梁家保管能好好干活,随便挑选三户就成。

伢人的话当然不能全听,等他说完了,梁康生就问这些人有没有在官府挂名,一下便除掉了两户,还剩下五户。

接着梁康生仔细地问伢人这五户佃农的具体情况,户籍在哪里,什么时候开始做佃农的,为什么做佃农,家里人是只会种地还是另外还会手艺

见梁康生问得这么细致,那伢人也不满嘴胡吹了,老老实实地把他知道的消息都告诉了梁康生,不知道的就回答不知道,他可不想给梁家这位少爷留下不好的印象,转而找其他人,要知道伢人也是有竞争的,不止他一个人了解佃农。

该问的问差不多了,一家人商量了后,梁父作为一家之主开口“让胡家、周家、白家、朱家这四户过来看看。”

排除掉的那一户孩子全都是男娃,不是因为担心这户人家的孩子长大过程中要吃更多粮食,而是庄氏和曲薏都觉得他们家的人之所以没有女孩或者哥儿,是他们把女孩或者哥儿卖掉、送人了。

把家里的女孩或者哥儿送人、卖掉在乡下是很常见的事,但是这样的人家难免会让人觉得过于凉薄,其他几家就没有那样。

其实在佃农里,男娃多的人家更受雇主欢迎,毕竟吃同样的粮食,男娃干活比女娃多,反正给佃农的粮食不会因为孩子的性别有差异,让他们多多干活才好。

伢人在心里嘀咕了两句梁家奇怪,面上却不显,热情地去把剩下那四户喊来了。

出来做佃农,居无定所,身无长物,日子过得甚至不如有些卖身为奴的,会有人坚持是不愿意一家人分开,毕竟卖了身就没有了自主的机会,也有人坚持是不想成为别人家的仆奴任人宰杀。

好歹做佃农是靠自己的力气吃饭,这几户佃农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人也面黄肌瘦的,但眼里有光,他们还对日子有盼头。

等人来齐了,梁父一一看过,没有人眼神闪烁、左顾右盼,也没有人缺胳膊少腿,就开口说“我们打算招三户,你们自己说说有什么拿手的,或者有什么理由让我们选择你们吧。”

第一个说话的人是周家的户主,梁父留意到他的手上有不少结痂,有些似乎是多年前留下的,他想要替自家多争取,咽了口唾沫紧张地说“老爷,我家的孩子都会用竹子编一些常用的东西,也会修家里、地里的家什,我、我们会好好种地的”

编竹制品不算特别的手艺,不过看他和他几个儿子的手上都多少有划痕,应该是编东西的老手,或许有些不同,梁父记在心里。

有了周老头开口,接下来就好像没有那么困难了,白家的户主也说了话“回老爷的话,我家是遭了灾后做佃农的,家里人都老实肯干,以前家里送了小儿子去私塾识字,家里人也受益,多少认识几个字,不算睁眼瞎。”

说着,白家户主挺了挺胸膛,在他看来识字就算是很特别的能耐了,他这几年做佃农,一说自家人识字,都会被雇主选走。

梁父闻言点了点头,但梁康生的神态没什么变化,他看了眼白家最小的那个汉子,他的穿着在白家相对更好,身上的皮肤也更白更细腻些。

白家之后就是朱家的户主,大概是有白家的识字在前,他很是紧张,又不想落在最后,小声地说“老爷,我、我家会养牲口,大小牲口都会,我家养的猪能比别家重十斤”

说到后面朱老头的底气稍微足了点,但是他想着梁家是找人种地,看了眼梁家人就低下头。

等到最后的胡老头背脊最佝偻,他哑着嗓子只说了一句“回老爷,老小儿会带着孩子们种水稻。”

第176章安置佃农

等这四户佃农的户主都分别介绍了他们家的情况后,伢人看了看梁父他们的神情,上前把这四户人家往外赶了出去,把空间留给梁家人,好叫他们自己思索最后到底定哪三户。

如果让伢人自己来选择的话,他会比较倾向于第一户周家,第二户白家和第四户胡家。

原因很简单,周家会自己用竹子编东西,白家识字,而朱家和胡家说起来差别不大,只是朱家人介绍说他们会养牲口,对梁家而言他们的这个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