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御前侍卫(一)(3 / 4)

女儿。”

“还有汉妃李氏,听说读过很多书,会吟诗作对,顺治爷就喜欢读汉书的女人。”众人七嘴八舌地建议道。

总而言之,五位庶妃当中,除了钮祜禄氏是鳌拜的干女儿,被认为绝不可能得宠之外。其他四位妃子都有人押注。

书致听得勾起嘴角“没有人压皇后的吗”

“切”众人发出不屑的嗤笑声。赫舍里家的姑娘雍容大气、知书达理是有的,至于容貌嘛,就比较e索额图谁没见过,他的侄女能长成什么模样

阿达海摇头,啧啧叹道“果然是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儿,哪有男人喜欢原配正室的啊”

雅布也悄悄拉拉书致的袖子“你再考虑考虑”

书致昂首道“反正我就压皇后了,输的人喂两个月的马,你敢不敢跟吧”

“好我就跟你赌”阿达海拍桌而起,试图抬手撸头,被书致早有防备地闪身退后躲过去了。

“诸位都是见证,我就等着阿达海大人替我喂马了。”书致隔着桌子向阿达海叫板道。

“哦”众人爆发出一阵起哄的嘘声。

“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有你哭的时候。”阿达海磨牙道。

“你们在干什么呢”门口有人朗声问道。

这是一个成年男子温纯敦厚的声音,此话一出,就像往沸腾的热汤里面加了一瓢冷水,武英殿里欢笑吵闹的声音都安静了不少。

众侍卫自动让出一条道路,来者是一个高大挺拔的青年,看上去跟佟、阿二人差不多的年纪,穿着一身侍卫官服,白底皂靴、红缨顶戴,持刀往佟国维面前一站,垂首行礼道“佟国维大人。”

“来得正好。”佟国维拍着他的肩膀,向书致等人介绍道,“一等伯鄂硕之子,御前二等侍卫费扬古。”

“费扬古”就是满语中“小儿子”的意思,就像汉语中的李明、王军,算是相当常见的一个名字。即便加上了“一等伯鄂硕之子”这个定语,书致和雅布也没反应过来这人是谁,只是如常依例行礼,口称“费扬古大人”。

曹寅却只是抱着胳膊冷笑了一声,并没有动作。

佟国维沉吟道“鳌拜伏诛,瓜尔佳氏的子弟都不能留在宫里当差,现在宫中侍卫多有空缺,乾清门上就只有我和阿达海两个一等侍卫,另外就只有费扬古他们几个二等侍卫。这样吧,阿达海,你和雅布都是宗室,以后他就交给你带着。”

“好勒。”阿达海爽快应道。他是安亲王的庶子,与雅布出身相仿,两家又是亲戚,帮带一下小弟也是理所应当。

佟国维又对费扬古说“纳兰小子跟我都是正黄旗的,他就跟着我吧。曹寅就由你来带。”

“是。”费扬古答道。

“不行,我不能跟着他”曹寅却涨红了脸,断然反驳。

众人都一脸讶然地看过去。雅布上去拽拽他的袖子,却被曹寅一下子挣开了,冷笑着说“他是一等伯鄂硕的儿子、董鄂妃的亲弟弟,我这辈子都不会和他们家的人扯上关系的”

众侍卫都是脸色一变,欢乐的气氛荡然无存。曹寅一个新人表现得这么刺头,放在别的时候,早就被侍卫们联手教训了。可是在董鄂妃的事情上,众人却大都抱有跟曹寅一样的愤慨。

当年顺治皇帝与董鄂妃一场生死相随的痴心爱恋,耽误的可不只是后宫里几十个满蒙少女的青春,更是白费了无数宗室长辈、文臣武将、大儒名师,在顺治皇帝身上倾注的时光。在顺治暴病驾崩之后,光是郁郁而终或是辞官归野的王公大臣,就有十几个。

以至于这些人的后代普遍都对“皇帝不好好理政,却跑去谈恋爱”这件事抱有深恶痛绝的态度,连带着迁怒于鄂硕一家。

费扬古只好让步,抬手抱拳,向佟国维道“大人,让我带着纳兰书致可好”

佟国维不禁有些为难。书致看向费扬古,被对方眼中的单纯真诚打动了,他仰头望着佟国维“大人,我愿意跟着费扬古大人。”

佟国维这才点点头“那就这么办吧。”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很快又恢复了吃喝笑闹的兴致。

佟国维又带着书致三人在宫里走动了一下,告诉他们侍卫的作息时间,早班卯初早上5点宫门开锁时进宫,到酉时二刻下午5点30交班之后出宫;晚班则反过来。上三休一,早晚交班的时候宫里会一顿饭,由御膳房的人送到武英殿来。

因为书致三人没有品级,仅仅是有一个“乾清门行走”的虚职,所以俸禄自然是没有的,但是四季衣裳、马鞍马鞭、冰碳茶酒,宫里都会按时节发放,每年还有二十两银子的草料钱。

三人都不是差钱的主儿,这倒还是其次。书致感兴趣的反而是一路上的见闻。

首先,佟国维在宫里的地位似乎很高,走到哪里都会被人称呼一声佟大人。就是不知道因为他是一等侍卫,还是拜国舅这个身份所赐。

其次,他的工作好像很杂,在宫里活动的范围也很大。

书致三人跟着佟国维,先去了位于紫禁城左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