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7 / 8)

却写下了足足四页。

在信中他写下了潜州的漫天大雪。

雪花飘飘攘攘的落在地上,满山之际便是白雪覆盖,而他站在漠山之巅眺望着,能够看见空中初升的朝阳,能够看见白雪覆盖的村庄,能看见边疆高耸的守墙。

他说,就这样一直望着,顺着那条路一直望下去,他好像就可以看见回家的路,看见他脚下的这篇疆土臣服在他的脚下,看见他归来时林倾白眼中温和的笑。

郗安的文笔一向不好,却在写完了这些后也不知道哪来的心思,在信中的颇有兴致的写到。

若我归来之时是春日,漠山云花开得最盛,我定快马加鞭献与师父。若是夏日,潜州桑莲酸甜可口。若是秋日,漠山的枫叶似火更是绝艳。可是冬日,漠山只余茫茫白雪,再无其他,我只愿归朝之时能将伴我征战的披风披在师父肩头,这样师父也是伴了我。

满满的四页纸,郗安写了塞外的景色,写了他见过的新鲜玩意,却从未在信中提及过那场雪崩,提及过他的伤势,也未提及过他对林倾白的思念。

可林倾白看着那些话,只觉得心口的思念如同止不住的泉水,从胸口溢到了他的眼眶。

我无事,师父惦念自己,也是在惦念我。

信的最后,郗安只写下了这一句话。

只有林倾白知道,这浅浅的一句话,却是郗安在鬼门关走了那么一回,遭受了多少的难以言说的苦难。旁人眼里只有郗将军性命无忧,如此便好。

只有林倾白在乎他伤的重不重,痛不痛,雪崩时他在哪里,是如何从雪中爬出来的,那漫山的大雪覆身的时候冷不冷

最后只有一句,我无事。

林倾白手指用力捏住了那几张消薄的信纸,闭上眼睛,淡声说“无事便好。”

无事便好。

冬日将过,春日渐来。

又过了两年。

在这两年里,整个阜朝上到八十的老叟,下到三岁的孩子无人不知赫赫有名的郗将军。

就连孩子们玩闹之时,随口唱起的童谣都是“东南风,西北风,不如郗将军穿着铠甲大威风,雪悠悠,雨簌簌,比不得赤熯王下跪时怕嗖嗖。”

楚将军去世之后,年仅十六岁的郗安扛起了潜州军旗。

当得知这个消息时,朝中的大臣又不赞成了,纷纷上奏皇上,说郗安太过年少,在阜朝从未有过年下二十之人坐上主将之位,请求皇上再派一人坐镇潜州。

可是那日未等众臣请奏完,潜州的战报就传到京城。

郗安带了一千人马冲锋漠山,三路突击,势不可挡,攻下了漠山部落,杀了部落首领,为楚将军还有那埋在漠山的上千将士报了仇,更是斩落了赤熯族的主力部落。

这个战报一出,朝中再无人敢多说一语。

往后的日子,潜州的战报频频。

每一次都是郗安如何英勇的击败了敌军。

林倾白未能在战场目睹郗安的风采,却能听见京城之人口口相传,郗安杀敌的时候是如何的干脆狠厉,是如何带兵一路浴血深入到赤熯族深处。

郗安所到之处另赤熯之人闻风丧胆,更有是开门献城之人,不战便降。

此番风采,比当年全盛时期的楚将军更为锋芒尖利。

只叫人纷纷称赞,郗将军是千年难遇的将才

直到匡元十一年,冬月初二。

漠山下了初雪,郗安领兵攻到了赤熯王族,赤熯族的迪孚大将出来迎战。

那个将士身高九尺,体壮如熊,武功高强,多年守在赤熯王身侧,骑射之技可百步穿杨,刀法精湛可在挥手间横劈数人,在赤熯族可谓是赫赫有名,无人不畏。

那日郗安骑着战马,与迪孚对战,二人厮杀近百回合。

最终在太阳落山之际,二人兵马相交,郗安斩下了迪孚的头颅,悬与剑上。

失了迪孚,赤熯如同失了手足。

阜朝将士士气大震,如潮水般攻破宫闱。

而赤熯王颤颤巍巍的走出了宫殿,双手捧着王族赤印跪在郗安身前,宣布赤熯族愿意效忠阜朝,效忠陛下。

自此为期四年的战役,大捷。

或许是送信的车马很慢,或许是远在边疆的将士都急着回朝,或许林倾白久闭深府,又或许是众人商议着要让给林倾白一个惊喜。

等到林倾白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郗安已经带着众将班师回朝,抵达了京城城门。

辰时未到,林倾白就被敲门声唤醒,莲姨笑意满面的拿着一件崭新的衣衫进房。

林倾白只以为今日是上朝之日,并未上心。只是待他的马车穿过京城街道之时,林倾白才隐隐发觉不对。

往日如此的时辰路边只有早起买菜的农人,鲜少有其他的人。

而今日路边是热闹非凡,老老少少的都聚集在街道了,比过年办年货的时候还要喧闹,众人都纷纷的挤在路两侧,不停的在张望着什么。

林倾白只是依稀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