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困难与机遇(三)。(6 / 9)

重生之似水流年 苍山月 17092 字 2022-07-06

是真如齐磊说的疯一把,还是听老秦的就此打住

结果就见老秦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开始吧”

“开”

大伙儿都惊了,开开什么始就新鲜,由着他胡闹呗

却不想,这个时候,南光虹站了出来,给大伙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不长,大伙儿听一听。”

南老突然反问众人,“都知道巴黎统筹会吧”

众人一滞,巴统会,在坐的没有不知道的。

那是冷战时期,西方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禁运组织。

南老,“1986年,正是因为这个巴统会,逼着我们搞了一个熊猫系统。”

“主要项目,是研发eda软件。”

“在这方面,华大九天做出了相当的努力,眼看就要出成绩了,而且是大成绩,再也不怕西方禁运的大成绩”

“而且,华大九天继续做下去,不光电子设计自动化这方面有了突破,相关的产业、连带效应,可以使我们在这个领域与西方抗衡。”

“可是到了1994年,也就是熊猫系统搞了八年,华大九天奋斗了八年之后,熊猫系统和华大突然就被叫停了,在胜利的前夕被叫停了”

众人默然“”

南老,“原因是,巴统会解除了对我们的禁运。”一摊手,“可以花钱买,为什么还要自己做”

“一部分人盲目乐观,奉行拿来主义,嚷嚷着叫停了自主研发。”

南老看着众人,“后果就是,我们所有eda相关产业都要买西方的。现在如果再想有所建树,就只能从头开始,只能再熬一个八年”

众人无言,南老有些激动,“这些年,像华大九天、畅想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啊”

“该醒醒了”

在南老的掷地有声之中,这个有点魔幻的会议就这么开始了。

从哪开始

当然是,先了解畅想这家公司。

而这方面,在场的各位应该没有南老更有发言权。

南老走上台前,“畅想的股权结构有点复杂,而如果想达到入主的地步,操作起来就更复杂了。”

老头儿上来就泼冷水。

“从头说吧,84年,计研成立畅想。100国资。”

然后,南老说了一大通,大伙儿心更凉了。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关于柳纪向英明神武,辗转腾挪,带领滞后企业走向辉煌的光荣发家史。

1984年,畅想成立京城畅想公司,100国资背景。

1988年,柳纪向又拿着资金赴港,成立了香港畅想。

只是到了香港畅想,就不是全国资背影了,而是三家合资。

分别是京城畅想、国家技术转让公司、以及一家港资的代理公司屿进公司。

两家国资,加一家私营股东,各自持有香港畅想三分之一的股份。

这是无可厚非的,香港畅想的发展方向是以代理国外的电脑品牌和配件为主要业务。

而屿进公司就是做各个国外品牌代理的,能在代理业务上一些帮助。

柳纪向对外宣称的是,屿进公司有内地的销售许可、批文,这才是和屿进合作的基础,这是一次大胆尝试,这是一次壮举。

八九十年代,确实有准入许可和批文这一说,一般人拿不到这道手续,就不能在内地从事电脑相关的业务。

柳纪向的这个决策,让香港畅想拥有了珍贵的、无法获得的进口许可和准入批文。

当然了,国字头的畅想还是中科院全资,拿不到许可和批文也是正常的嘛

至于为什么是屿进,有什么其它关系也不用去揣测了。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总之,这样的公司结构诞生了,香港畅想负责代理业务,京城畅想负责制造业务。

这样的格局一直持续到了1994年,香港畅想谋求港股上市之前,然后柳纪向的绝世商才又来了。

为了满足上市条件,香港畅想的三家股东要进行一轮增资扩股。

这也是王振东为什么上赶着齐磊入股新浪的原因,他现在就差这步增资扩股这个条件没满足。

但是,三家股东之中,技术转让公司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不打算继续维持在香港畅想的股权占比,也就不打算增资了。

屿进公司声称没钱,没有能力增资。

而这个时候,京城畅想手里却筹集了1270万美元,大概就是1亿rb,打算注入香港畅想。

问题来了,如果按照当时香港畅想的资产来计算,这一个亿注进去,京城畅想的持股比例将从3333,爆增到90以上,另外两家就彻底被边缘化了。

于是,柳纪向本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讲义气,以及符合当时国资改革,混合持资的原则,把京城畅想搞来的这1270万美元借了550万给屿进公司。

让屿进拿着京城畅想的钱,去增持香港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