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火箭发射和南洋合作(6 / 10)

炼油公司,鼓励阿根廷地方国营资本投资炼油工业,允许省级国企主导炼油投资。

可加速炼油产能扩张,刺激两大石油巨头推动技术升级,打破垄断局面,计划在10年后逐步开放阿根廷石油市场。

内格罗省炼厂就近加工巴塔哥尼亚重质原油,缓解布兰卡石化基地压力,拉潘帕省炼厂计划采用模块化炼油技术,降低成本,圣菲省炼厂引入生物柴油掺炼工艺和酒精汽油工艺。

……

星华联邦出现的情况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很多人形容这是灾难,最激进伊兰势力的甚至打算开始发动圣战。

但亚奇苏丹高层的车祸身亡引起了星华内阁的一些重视,这并非他们出手,而黑手指向了马来亚人。

马来亚人试图挑起亚奇和星华联邦的战争,但陈永胜总统表示问题不大,他很快让情报局把案件调查清楚,并公布广播。

但星华联邦共和军战斗力强大,本土的反叛势力有一个打一个,不过星华内阁最终还是允许伊兰势力,基督势力的共同存在,也列入自由信仰序列,四大教会在星华港握手言和。

星华联邦提供良好的秩序,维护生产,把物资集中起来,做了许多有利于星华联邦的大事,得到了大多数族群的拥护。

四大教会,加上新扶正的儒教,总共五大正规教派,在金港市的金城区设立总部,郑和大学成为五大教派最重要的角逐地。

五大教在星华联邦的支持下,在金港河湾区建立了文庙至圣先师庙,玄天宫南洋混元总枢,三宝塔般若海大乘佛寺,海峡圣殿新联合大教堂,蓝色穹顶和平真清大寺。

这些建筑以金港市河湾区政厅为圆心呈放射状分布,各自的距离不超过10公里,形成五芒星阵型,成为重要的文化枢纽,场地气势,暗含风水大阵,成为星华联邦教会中心。

新建筑都是用现代修筑技术配合古典外观,配合修的快,不到一年时间就开业,金港人口很多,光是驻军就有2万多人,总人口已经有七八十万。

亚奇联邦时代,联邦总兵力22万裁军到16万,进行了大规模整顿精兵化,军队战斗力迅速现代化,大力加强武装部队的建设,提高军政人员和工人的工资待遇,改善人民生活。

正规战和游击战实力都晋升到南洋一流,武器装备大规模现代化,军官进行全新的培训,拥有体系化作战能力。

后来又重新征兵,才增加到18万,大量的反叛,间谍,反对分子首领被清除和驱逐国外。

裁军后的二线军队转业为警察部队,警察总兵力从6万迅速增长到22万,可以有效维护地方治安,保证地区安定。

五大教会进行了本土化适应,很快就香火旺盛,各地信徒都跑来膜拜和供奉。

但交通不是十分发达,现在仍然只有几条公路和泥土路。

而且金港周边都是森林和沼泽,并没有完全开发,这一片地区动植物丰富,土地平坦,水源丰富,改造后最适合人类生存。

金港属于穆西河的中上游,海拔达到了600多米,属于小高原地貌,气候算是比较温和的了,易守难攻,是一个。

三个市区都是面积宽阔,到处都是建筑工地,城市居民很多都是逃难的华裔,光是驻军就有3.5万,警察厅人数也有3万,文官各事业单位和各大公司人员5万多,加上随军随官家属这些人就有40多万,完全可以支撑起首都的框架。

这片蛮荒大地,穆西河的河边左岸自然就是新建立的都城金港,中游平原面积巨大,开荒出来一片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心城区已经建设得极其繁华,规划上也很有条理。

大片森林被开垦了出来,砍下的木材送到了下游的造纸厂,或者本地的家具厂木材厂进行加工,提供给金港居民建筑木屋,形成临时聚集点。

在郊区,联邦军队的士兵驻扎在其中,来来往往搬运物资,一条宽阔大路沿着穿越,可以一直到达东海岸。

要致富先修路,河运和公路运输成为主要的物资运输方式。

金港城的建筑大多不是很高,最多五六层,但建设速度很快,也是为了防止下雨影响。

金港市最大的能源就是在离城区15公里的一座大型火电厂,用煤炭发电,还能生产水泥,满足城区需要。

还有自来水厂,也都是优先修建的。

本来产量只有几万吨的巨港钢铁厂也进行了升级,目前可以满足金港建设需要。

阿根廷曾秘密支持了大量的战略物资用于对抗爪哇,现在也获得了数倍的回报。

陈永胜之所以能够迅速把金港市成立起来,还是因为这里本身有几个小城镇,加上通过河流和沿河公路运输各种建筑材料,下游的巨港市给了很大的支持。

穆西河全长约750公里,发源于巴里桑山脉,自西向东流经巨港市后折向北注入南海。

金港在全联邦征召工人,给出高工资,才能这么快造城成功。

而苏门答腊没有什么像样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