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种地,不收左眼瞎的(1 / 2)

王洛闻嗟叹一声,让郭忠打前头走,给田奴们引路。

萧放缰的亲兵眼线,这个“假老妪”哪肯死心,再次追上王洛闻这个“假老翁”,上演“上万个为啥”。

“长者,为啥不收本姥儿我只盲一只眼,丝毫不耽误种地干活啊”

“假老翁”王洛闻叹道“无论你会不会种地,某都不收你。”

“为啥呀”

“因为某年轻时,曾遭人陷害,那坏人就是个左眼瞎所以某绝不收左眼瞎”

王洛闻走出两步,又被“假老妪”追来。

王洛闻不耐烦回头一瞅,暗骂道我靠这也行要不要脸

原来“假老妪”把左边眼睛上的眼罩挪右边眼上了。此人大言不惭道“老者瞧错了、瞧错了本姥儿不是左眼瞎,而是右眼瞎”

“你这老寡气煞某也”王洛闻开骂“某刚才说了某年轻时,曾遭人陷害那人就是个右眼瞎所以某绝不收右眼瞎你这寡妪怎一个劲儿的胡搅蛮缠滚”

田奴队伍鱼贯离去。

萧放缰这亲兵把眼罩一摘,糊涂了。“我听错了到底是左眼瞎还是右眼瞎”

夜半,萧放缰这个亲兵眼线,灰溜溜回来张甸村。

不多时,就听到萧放缰“滚滚滚”的斥责声。

斥退这亲兵后,萧放缰又斥参军“叫你找个机灵点儿的去打探,你就找这么个棒槌人家耍他哪还左眼瞎、右眼瞎真不敢信,这就是某带出来的兵”

参军一言不敢发。

“召集人把这片儿的村庄一个不落的搜刮地三尺,某倒要看看,到底是哪方势力掳夺青州郡人口”

萧放缰下令时,王洛闻带着这73个田奴,已经风雪兼程,连夜离开青州郡,走上了凤阳平原。

在地主养成系统的中农阶段,宿主每涨一级身份,基础经验值就需要2万左右包含耕地、粮种、风调雨顺外挂、水利、肥料等,跟贫民阶段的快速晋升完全是天壤之别

系统之所以这样设定,就是逼迫各宿主,必须不断涉险、必须层层加大购买田奴的步伐一旦排位落后,就会像上次一样,接受奇葩的惩罚支线任务

所以这73个田奴,即使是老弱病残,也珍贵的很尽管道路艰难,也不允许任何一个死在路上

林何小郎率领队伍最前,郭忠在队伍末尾断后。

崔敬背着初七,陪着王洛闻坐在雪橇上。

几十田奴,每人都发了一个木哨,谁跌倒了、掉了队,就赶紧吹哨。

每隔两个小时,王洛闻就催动雪橇超越队伍,在前方设置两座石屋。

她跟这些田奴解释,这是主家心善,给田奴们盖的“补给站”,专门遮寒避雪,屋内有柴火、有吃食。

田奴们感激涕零,当今南宋,竟有如此仁心良善的主家

田奴们感恩主家的同时,王洛闻也沾了光,收到对她的感恩值与崇拜值。

没办法,田奴数量太多了,她可不敢在路途上暴露她的“搬山法术”。

王洛闻烤着火,慢慢觉得手痒、脚也痒,叹声气,知道这是长冻疮的先兆。

冻疮的痒,是越抓越痒的,搞的王洛闻心烦要不是察觉有人在追查她了,她才不会连夜逃离青州郡而且柳家村位置已经不安全了,逼的她不得不放弃。

不让她过的舒坦,那她也不让追查她的人过的舒坦

如果真有势力查她、查到了柳家村,那她也不会叫对方白跑一趟她留下的招数,肯定能恶心死对方

萧放缰的亲兵五十骑行动非常迅捷,周围几个村落全都跑马搜寻了,直到黎明日出,他们发现极偏僻处,竟还有个村落

此村落太穷了除了一间崭新周整的土坯屋外,其余全是一米半高的歪斜木板屋,根本没法阻挡风雪。

真无法想像这村里的人,以前是怎么一辈辈生活的。

相衬托下,这间土坯屋,太反常了

众人围住此屋。

一俊俏亲兵主动上前,此人这三天过的可真窝囊,三次伪装流民自卖劳力,结果三次都被拒收,不仅没立功,还得了个绰号叫“两眼瞎”。

“两眼瞎”亲兵要戴罪立功,他试探着一推屋门,“吱呀”开了。

厅堂摆设暴露在众亲兵眼前,可是怎会这样

只见厅堂内有副八仙桌椅,八仙桌两侧的太师椅中,各摆设一个白纸糊成的灯笼假人

左手边纸人上面写着一列大字吾儿今日认祖归宗可喜

右手纸人上面也写着一列大字切勿离家慈母游衣空叹

八仙桌堂下位置是一蒲团,蒲团跟门槛之间的地面,竖列写着五个字孝子贤孙跪

事情到此明朗

摆明了自己这帮人被人家算计的分毫不差

幸好自家萧郎主不识字

同一时间,亲兵们都不约而同的松口气

萧放缰见所有兵都堵在屋外不进,纳闷下马,拨拉开众人,走近房门

“写的啥”他一扬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