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有可能会袭我军之后,或攻我邺县。”
郭图无言以对,只好说道“明公英明,所虑甚是,是图思虑不周。”
想到了张飞燕这个问题,但是幽州的这场内乱,在袁绍看来,却也是他攻取幽州的一个可乘之机,他不舍得把这个机会白白放过,遂问沮授,说道“沮公,现在确实是还不到讨伐公孙瓒的时候,可是,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流失,将之放过不理么想来沮公对此必然是有高明之策,还请沮公教我。”
沮授是有对策,他说道“现下固然非是尽讨公孙瓒之时,可若是坐看此良机流逝,当然也非常可惜,授之愚见,惟今之计,只有一条。”
袁绍说道“是何谋也沮公,你就不要卖关子了,速速道来。”
沮授说道“刘幽州在任幽州牧的这些年里,对幽州北边的乌桓等胡部一向宽容,十分优抚,在乌桓诸部的声望很高,深得乌桓诸部拥戴。他这次败给公孙瓒,为公孙瓒所害,其部将、府吏肯定有奔去乌桓求救兵,欲为刘幽州报仇者,明公何不遣得力能干的吏员,潜入幽州,往去乌桓,如果找到了刘幽州的这些府吏,那么就可以与他们约定时间,共击公孙瓒
“乌桓突骑,海内之精勇也,有乌桓突骑相助,南北夹击,公孙瓒为明公阶下囚矣。”
只靠袁绍的冀州兵去打公孙瓒的话,一来,公孙瓒部队的战力很强,二来,西边还有张飞燕这个隐患,这场仗不能打;可是如果能得到乌桓骑兵为助,则这场仗就可以打上一打了。
袁绍顿时大喜,连声说道“公此策上佳。好,我现在就择吏前去乌桓”
郭图败给了沮授一阵,为争回一句,立刻应声接腔,又举荐郭逊出使乌桓。
郭逊已经去了一次幽州,道路熟悉,并且他上次差事办得很不错,袁绍便接受了郭图的举荐,同意了将此任交给郭逊。
议事罢了,沮授、审配等人告辞而出。
郭图没有走,他留了下来。
袁绍问道“公则,还有事么”
此时帐中已无外人,只有袁绍、郭图两人。
郭图说道“明公,可闻近日城中谣言”
袁绍说道“什么谣言”
郭图说道“图闻说,曹孟德数日前写了一封信,秘密地叫人送去南阳给袁公路。”
袁绍吃了一惊,说道“孟德私下与南阳通信”
郭图说道“可不是么明公没有听过这个谣言么”
袁绍说道“我不曾听闻。”
震惊的情绪过后,袁绍细细一想,笑了起来,说道,“公则,此必是造谣。孟德,我深知之,他断然是不会与南阳通信的此无稽之谈,不足信也。”
袁术在士人中的名声很坏,但凡有一点见识眼光的,都知他成不了事,何况曹操袁绍对曹操确实了解,知道曹操就算是穷途末路,也肯定不会去和袁术勾搭到一起。
郭图也知道,曹操是不可能和袁术联系的,但这个谣言只是他底下想说的话的一个引子而已。
他接着说道“明公所言甚是,图其实也不相信曹孟德会和袁公路有什么勾当,但是明公,却有一事,必然是真不假。”
袁绍问道“何事也”
郭图说道“曹孟德前在东郡之时曾经数与人言,说明公有不臣之心,又说明公没有王命而与公孙瓒彼此战斗,致使幽、冀百姓死伤甚多,对明公甚有微词;并且自曹孟德到邺县以今,图观之,觉得他对明公虽看似恭敬,而实际上却是心怀二意。”
袁绍听他东拉西扯的说了一大通,忍不住问他,说道“公则,你究竟想说什么”
郭图说道“明公,我听说曹孟德向明公求太原太守之任,此事可有”
袁绍说道“此事有之。”
郭图说道“其人既非议明公,又非久居人下者,图以为,太原太守此任,不可轻易授他。”
袁绍说道“孟德知兵,其帐下将士皆敢战,我若把他任之太原,有他威胁张飞燕之后,那么将来我攻幽州之时即可后顾无忧啊。”
袁绍和郭图关系非常亲密,如前文所述,在感情上来说,袁绍实际上是更信赖郭图、许攸这些他的州里人,或他早年的旧识,所以不对郭图隐瞒他对曹操求任太原这件事的考虑。
郭图说道“明公远见,曹孟德此人确然知兵,如把他任到太原,的确对牵制张飞燕会有很大的帮助;并且并州这块地方,西南有白波谷的黄巾贼,北则有屠各等部胡,也确实是需要一个能征善战之人来佐助元才。如把曹孟德任在太原,可谓两全其美。”
“元才”,高干的字。
袁绍听到这里却是糊涂了,郭图刚才还说不宜把曹操任在太原,这会儿又说把他任在太原对袁绍有好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袁绍问道“公则,你方才尚说不宜把孟德任在太原,这会儿又说把他任在太原颇有好处,你究竟是何意思”
郭图笑道“明公,刚才图所说的不是不宜把孟德任在太原,说的是不能轻易把他任在太原。”袁绍说道“这两者有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