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田边断案(上)(3 / 3)

三国之最风流 赵子曰 4480 字 2022-04-05

文,只是早几年前在听先生讲课时,听先生提起过。”

“怎么判的”

“董仲舒说君子原心,赦而不诛,认为不当坐。”

“君子原心,赦而不诛”这个功曹书佐是标准的儒家子弟,对这句话非常赞同,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正该如此”心中想道,“县中有人说荀君刻薄好杀,任乡有秩不足一月便尽灭第三氏,他恐怕是不会赞成君子原心的,也不知会不会将这程三之子赦而不诛”

1,判例。

判例即表示将某一判决作为审理同类案件的前例。

在我国早在周朝,就有用“判例”断案的事例。秦的律法中有“廷行事”一说,廷行事即判案成例。汉承秦制,在除了依法断案外,也有很多依“判例”断案的案例。西汉孝武帝时,“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比”,就是故事、前例的意思,也即“判例”。

两汉有不少判例书,影响较大的大约有两本,一本即春秋决狱,另一本是东汉的法比都目。法比都目共有九百六篇,是当时法定的判例汇集。

本节中的“二人争缣”案即是出自法比都目。出错了,请刷新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