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王朝云(2 / 2)

然后扬州同样没待一年,去定州了。

这样的奔波,实在是让人有些感慨。

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情,一件是他的妻子,王闰之去世了。

他们一起走过了二十五年,风风雨雨,这些几乎可以说是苏东坡最为动荡的年岁,都是王闰之陪着他一起走下来的。

但总归。

还是去了。

生死无常,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是其中的一件大事,另外一件事情,则是宋哲宗的亲政。

之前就已经说过了,苏轼既不是新党,也不是旧党。

而对于哲宗来说,王安石给他的记忆,丝毫不比他父亲要低上哪怕半分。

所以哲宗上台的第一件事情。

就是全面废除旧党,再次启用新党,进行新政,宋哲宗看的很清楚,他就是要将他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

彻彻底底的做完。

苏轼又被贬了,谁让他两边都不是呢。

这一次去的有些远,是去了惠州,就是当今的广东惠州一带,那地方,是真的远。

距离汴梁太远了,以至于,这个几乎成为了流放。

很久很久以前,苏轼的好友王巩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岭南。

只有歌妓柔奴随行,随后回来的时候,苏轼曾经问道柔奴,岭南那边的风土人情如何?

柔奴的回答是,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于是当时的苏轼写了一首词。

是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时的苏轼或许没有想过,原来有一天,自己也会落得如此的下场。

是的,被贬惠州的时候,身边的人没有愿意一同前往的。

愿意去的人,同样也只有一个,同样也是歌妓,顺便还是他的侍妾。

王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