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8章 交接正常后的牙买加队有多强,答案是……(7 / 7)

现在则是而立棒式交接是“主动协同”:

从第一棒卡特的“渐进式躯干回正”“步频动态平衡”。

到布雷克的“听觉+视觉双预判启动”,再到递棒时“手指压力反馈同步松握”。

每一步都是提前磨合好的“技术咬合”,把交接时的“速度损耗”压低了不少。

当然这最主要还是因为牙买加之前的空间太多了,都不需要做什么复杂的算法,一个简单的加减。

就足够他们出现大提升。

布雷克的核心优势本就是“高速维持能力”——且步频步长波动极小。

但这个优势有个前提。

他需要“连贯的发力节奏”。

一旦被打断。

比如接棒时身体晃了、步乱了。

高速状态就容易崩。

之前面对盖伊有失手的时候就是这个原因。

更关键的是,立棒式交接让他能“全程专注于发力”。

递棒时的“同步松握+直线回收手臂”太重要。

卡特指尖轻推0.5厘米给棒体“补动能”,布雷克手腕转10度把棒体摆到45度省力角度,右臂直接贴身体回收。

这个过程里,他的左肩没歪、骨盆没晃,核心肌群始终保持70%的收缩力度固定重心。

也就是说,这时候他不用想“棒握稳了吗”“身体歪了没”,所有肌肉力量都能集中到下肢蹬地。

每一步髋关节后伸角度稳定。

推进力充足还能保持原本直道水准。

自然能把“高速维持”的优势拉满。

当然,说到底说到底,牙买加队靠立棒式交接跑得更快,不是“天赋突然变高了”,而是用技术把“天赋的合力”拧得更紧。

卡特的稳定递棒是“地基”,布雷克的高速维持是“楼体”。

立棒式交接就是那个“承重墙”。

让两者不再是“各跑各的”。

而是1+1>2。

或者说他们终于开始,1+1>2。

以前都是1+1,起码达不到2。

这样一来,众画家接力队的交接优势虽然还是很大,但无法像以前一样轻松就吃掉好几米。

虽然张培猛依靠交接的流畅度,启动的时候速度要更快一些。

短暂的反超。

但。

你要知道。

布雷克的强项就是高速的保持速度能力。

原本张培猛和布雷克就有硬实力上的绝对差距。

现在再加上极致速度,张培猛的延续能力也不如布雷克。

反而会加大了硬实力的不同。

所以才会出现这个短暂的超越后。

没过多久。

张培猛就被布雷克直接撵上。

追平。

然后完成反超。

这个反超的时间点和距离。

可比种花家接力队的教练组预料的……

来的早的多。

或者说。

太早了一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