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重生——黛玉回京兄弟对比(1 / 2)

虽然是回宫,但黛玉和萧霆钧却并不用赶时间。

夫妇带着女儿一路坐船,循着来时的水路,悠然返回。因为皇帝特意吩咐萧霆钧,能靠岸的时候便带着妻女下去走走,体察民情,了解百姓疾苦。

因此,这一路上,他们时而登岸,探访乡村,了解农事;时而驻足城镇,观察市井百态,感受民生冷暖。沿途的护卫自然是足够的,确保了他们的安全。

只是这样一来,时间自然就耽搁了,回到京城的时候,小嘉悦都已经快七个月了,粉嘟嘟的小脸,圆溜溜的眼睛,能爬能翻身,偶尔还能咿呀学语。这一路舟车劳顿,却将她养得特别好,白胖可爱,灵动活泼。

萧霆钧和黛玉带着女儿进宫向帝后复命请安,小嘉悦一下子就获得了皇后和乔贵妃的喜欢。

“这孩子笑起来,还有小酒窝呢。”乔贵妃看着孙女儿,怎么看怎么喜欢。

“可不是,这么爱笑,看着她心情都好起来。”皇后拿了个布老虎逗她,小孩子咯咯笑。

太子妃刘莹带了一岁半的儿子过来,孩子名叫嘉琰,头一次见到小妹妹,十分喜欢,像小海豹一样拍着手:“妹妹妹妹。”

两个小孩子被放到铺了毛毡的地面上,嘉悦已经会爬了,见小哥哥趴着,她倒是手脚并用的爬上去,把人给压着。嘉琰想看看妹妹,于是翻个身,两个人就胡乱滚成一团。

皇后和乔贵妃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就连皇帝下了朝过来,见到这样可爱的孙女儿,抱起嘉悦,感受到她肉嘟嘟的身体和温暖的笑意,下意识地便夸了一句:“果真是个小福星!”

黛玉想,幸好是个女儿,怎么夸都不用太担心。

而最是喜不自禁的,莫过于林如海。

得知女儿带着外孙女儿归京,他早已在家中翘首以盼。一见到嘉悦,林如海的脸上便堆满了笑容。

他早就吩咐木匠做了精致的小木马,甚至亲自根据《天工开物》的记载,设计了一个木头的推车。

黛玉在家中陪了父亲好几天,向他细说这一年多来在福建的经历,以及嘉悦成长的点点滴滴。

黛玉夫妇带着嘉悦回京约莫一个月后,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这时候,太子妃刘莹和瑞郡王妃于然相约,在瑞郡王府为黛玉夫妇设宴接风。

宴席上,刘莹与黛玉相谈甚欢,询问着她在江南的所见所闻,而于然则告诉黛玉‘画堂春绣’的情况,三人有说有笑,关系好得很。

然而,一旁的瑞郡王萧霆锴却看着妻子毫无芥蒂的样子,心中大为不满。

宴后,萧霆锴带着几分抱怨和酸意对身边的于然说道:“人家的女儿都封了郡主,咱们的女儿还是个县主,你还有心思给人家接风?”

于然闻言,瞥了一眼丈夫,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那是因为嘉悦他爹上了战场打了胜仗,谁叫咱们嘉忻没有个打胜仗的父亲呢?”于然抱着一岁的女儿,笑呵呵逗着。

此话一出,萧霆锴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被这一句话噎得干瞪眼,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心中既羞恼又无奈。他发现,自己这个妻子不仅仅能写会画,才华横溢,这口才更是了得,能把人堵得哑口无言。

更让萧霆锴感到忌惮的是,于然背后的督察院的人。

只要他萧霆锴做出点什么不对劲的事情,都不用别人怎么样,于家第一个就会上折子弹劾他。

萧霆锴的郁闷,远不止于妻子于然的犀利回怼。更让他感到沉重打击的是,他的外祖父,竟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告老还乡,而父皇竟然还准许了!

萧霆锴深知,外祖父在朝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他最大的依仗。如今外祖父一去,自己别说跟如日中天的太子比了,就是跟刚刚立下大功、又得父皇青眼的三弟萧霆钧比,实力也是差了一大截的。

心中郁闷难解,萧霆锴便独自去寻酒消愁。

不料,在一家酒楼里,他竟被贾珍给拉住了。贾珍是何等玲珑剔透之人,一眼便瞧出了萧霆锴的失落与郁结。

他深知瑞郡王与太子、三皇子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明白此刻正是拉拢瑞郡王的好时机。

贾珍巧言令色,一番恭维与劝慰,很快便博得了萧霆锴的好感。

酒过三巡,贾珍更是趁机向萧霆锴引荐了自己搜罗来的几个美人。

这些美人个个花容月貌,能歌善舞,萧霆锴在酒精和美色的作用下,自然是十分满意。

他觉得贾珍是个“懂事”的,心中对这个宁国府的世袭爵爷,不由得多了几分青睐。

萧霆锴甚至在心里盘算着,可以找个由头,将其中一个美人收作外室。这既能满足自己的私欲,也能拉拢贾珍,为自己的势力增添一份外力。

然而,养外室的事儿还没来得及成,朝堂上便传来了震惊京城的消息——宁国府,被弹劾了!

弹劾的折子递到御前,罗列了宁国府贾珍诸多不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