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 / 4)

现在是中秋佳节,明月正圆悬挂于太空。

如果这个时候与大家一起坐在院子,喝着小酒,一起赏月,岂不快哉。

只是。

就在大家以为陈平将继续书写明月,书写中秋一类的诗词时。

词锋一转,陈平却是写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是什么”

“这句是什么意思”

“这句应该是陈平老师问天宫,现在是什么年月。”

“哦哦哦”

中秋央视主持人董清的水平也不是盖的。

虽然是第一次看到陈平写的这一首词,还是能够在第一时间给出翻译与解释。

不过董清已经有一些慌乱了。

因为看起来,陈平这一首词肯定没有写完。

接下来陈平还将会写。

自己虽然水平还可以,但面对着这样的一首词,董清感觉自己有一些hod不住。

对。

就是hod不住。

比之其他人,董清更为的知道。

其实陈平只写了前面两句之时,董清就知道这样的一首词必然不输于此前的少年中国说。

甚至。

从文学角度来说,这一首词还有可能超过少年中国说。

单单只是翻译董清没问题。

但董清就怕一个不好,哪里翻译错了哪怕一个很小很小地方出错。

在这个时候,都有可能酿成轰动性的事件。

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陈平继续写道“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笔走龙蛇,一口气,陈平这时却是连写了二十几个字。

虽然这二十几年字也是大气磅礴,笔力雄厚。

但这会儿大家已经没怎么关注陈平的字迹了。

他们已经完全被这一首词给震得说不出话来。

“我的天”

“这,这,这”

“这样的词,我都不知道怎么评价。”

“大师,教授,你们在哪,赶紧来翻译啊。”

“别问了,现在我们都不敢翻译了。”

“对,没看主持人都没声音了吗”

不是不敢翻译,是声怕翻译错了一个字。

就像这一句话一样。

看起来好像说的是我想乘风到月宫那里,但又怕高处的宫殿,我经不处高处的寒意。

但仔细推敲,好像又不是这一层意思。

“导演,请北大的教授来吧,我有些顶不住。”

董清这会儿已经被这一首词给震得蒙了。

她是真不敢再解释下去了。

这样的名篇,当真是哪怕解释错一个字,那就是一辈子的污点。

“暂时不要说话。”

导播室导播看着陈平写的词句,整个人都有一些颤抖。

什么北大教授。

他不就是北大中文学退下来的吗

连他都不敢翻译陈平的诗词,别说是其他人。

现在最好的办法,不是去翻译,而是让全中国所人都静静的欣赏这一首词。

虽然没有翻译可能有一些人看不懂,但没关系。

古诗词这种东西,多看几遍,多读几遍,意思便犹然而生。

再加上陈平的这一首词其实并不是特别难理解。

每个人看完之后,可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

那就让大家自己去体会着这一首词的魅力吧。

没有管别人,陈平挥毫,继续写下“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跟着陈平的笔,众人不时的朗读起来。

月变得更明亮了。

陈平继续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当这一句写出,现场已经开始有人站了起来。

接着,其他人也纷纷站起。

是的。

面对着这样的一首词,他们已经有一些不好意思坐着欣赏了。

就像当时陈平朗读出来的少年中国说。

虽然陈平现在写的词并没有什么国家,也没有什么民族。

但陈平现在写的水调歌头,却是充满着人间真情,人间大爱。

“陈平老师”

“这就是陈平哥哥”

“老弟,你得要震死你老姐啊。”

后台,一众嘉宾这会儿也跟着站了起来。

他们已经完全被这一首词给征服。

“还有最后一句。”

看着众人,陈平写下了最后一句“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刻,所有人完全的呆住。

“你们,你们这是干嘛”

当陈平表演完节目,回到后台时,看着一众嘉宾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