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满脑子的问题无处可解,他们只得压下满心疑惑,等待角色的分配。
【记忆片段抽选完毕,案件载入中......】
冰冷的机械声敲击在每一个玩家心上。
中央的水晶球猛地亮起,投射出一幅全息影像:雨夜小巷,瘦弱的男孩拿着一把匕首,漫不经心刺入面前男人的心脏。不远处的高楼上,一个中年男子目睹了这一切。
右下角标着经纬度和准确时间。
【案件:雨夜凶杀案】
【指控者:王秉志】
【被告:裴知行】
【记忆片段:被告裴知行于两年前在m国纽约以匕首刺死一名m国男性,指控者王秉志为目击者。】
随着案件投射,玩家们根据自己的身份坐在了对应的位置。
裴余之坐在陪审团中,看着位于被告席位的裴知行。
裴知行低垂着眼,孤零零站在一边,他感觉有些无趣,抬头时又显示出一副强装镇定的样子,眼眶发红。
“两年前,我没有去过纽约,因为身体原因,我一直在一个医疗实验室接受治疗。”
“我没有在两年前的,九月的第一个周四下午伤人。”
这里不允许撒谎,尤其作为被选者时,所以裴知行使用了一些语焉不详的词汇。
他说的也很巧妙,没有说自己没杀过人,也没有说自己在当天杀了人。
悬在被告头顶的大灯闪了闪,最终给出绿色符号,意味着被告没有撒谎。
裴知行一路的表现也不像是有杀伤能力的人,更像是被最强的那个带飞。
况且以这些玩家朴素的观念来看,裴知行这样的小孩子也不像是会杀人的。
陪审团的玩家纷纷将目光移向另一边,那个之前询问裴知行是否为m国人的玩家。
中年男子面色苍白,看起来无法很好掌控自己的情绪,他几乎是在低吼。
“我看见了,我看见他杀了人!就在两年前,对!那天还下着雨!就是他...就是他,我都看到了,他就是个魔鬼!”
他有些语无伦次,这样的表现不能让陪审团的玩家相信,他们先入为主的信任了裴知行的无害。
只有江澜和另一位玩家有些怀疑。
在上次副本之前,江澜绝不会相信这样小的一个孩子会杀人不眨眼,但经历了上次的副本,他清楚的知道裴知行绝不是什么普通小孩儿,两年前杀人是完全有可能的,甚至可能性非常之大。
顾昼摁住了他蠢蠢欲动的手,朝他摇了摇头。
江澜的想法又如何不是一种先入为主。
至于另一位玩家,他与被告属于合作的队友,对他的话天然有几分偏向。
指控者的头顶,鉴别谎言的灯闪烁起来,最终停留在绿色。
系统判定指控者未撒谎。
完全相悖的说辞,却都没有撒谎。
被告席上的裴知行心里冷笑,在刚刚投影案件画面时,他的脑海里同步出现有两年前的凶杀案现场。
甚至做了因果闭环,将他第一次出逃的时间往前移了半年,为这次杀人做了完美的收尾。
如果不是一早察觉玩家们的记忆可能出了问题,他也许会有一瞬间的动摇,毕竟画面场景足够真实。
而只要他有动摇,鉴谎仪就会显示他撒谎,而指控者将得到陪审团的支持。
但这件事在事实上并未发生,只存在指控者被植入的记忆里,如果陪审团相信了指控者,做出错误判断的陪审团玩家将被抹杀。
太阴险了。
陪审团上的玩家神色各异,目光在两人身上徘徊,他们在斟酌,在犹豫。
选错票,就是死亡——无论是被告,指控者,还是自己。
“不......不对......”
感受到怀疑的目光停留在自己身上,指控者浑身颤抖,声音嘶哑,“我......我记得那一天......就在那天。”
中年男人眼神混乱,记忆碎片在脑海中撕扯,系统植入的虚假片段与自身模糊的真实感激烈冲突。
“两年前。”裴知行低低开口。
“我被名义上的养父母送往医疗实验院,地点在加州,没有到过纽约。”
加州,养父母,医疗实验院。
这三者联系在一起,绝对不会是什么友好的符号。
国外的收养水分有多大,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大多是为了那些补助。
被告席的男孩儿低垂着头,隐约可见面色的难堪,像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将自己不愿深究的往事呈现在众人面前。
一时陪审团的人竟然都有些沉默。
裴知行很自然的卖惨,许是和裴余之相处久了,竟然也沾染上了些许表演爱好。
看着其他玩家被自己的演绎牵动情绪,其实挺有趣。
灯光闪烁,依旧是绿色,证明没有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