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小爹是太子(2)(2 / 3)

教授转身用粉笔在屏幕一旁写下两个字——强势。

他不意外这个答案,只是道:

“一直以来,所有人对昭圣帝的普遍认识都是温和宽容的,你为什么认为昭圣帝是一个强势的人?需结合至少五则史料加以说明。”

学生拿起准备好的材料:“我的观点是,昭圣帝是一个强势的人,参考史料来源于《太祖实录》《太祖实录》《中州记事》《怀瑾回忆录》《封史》《宫廷纪》。理由如下:”

“温和不意味着软弱。

宣武帝七年,时任太子的昭圣帝清查吏治,为肃清朝堂不正之风,他改革吏制,得罪大半朝堂臣子。

昭圣帝元年,他拒绝大赦天下,群臣进谏无果。

三年,昭圣帝压制朝臣,发动对倭作战,不惜以谣言自伤其身。

七年,破格允许公主入朝参政,封两位公主为镇国公主,享受亲王俸禄。同时设立女官制,朝臣反对无效。

十年……”

洋洋洒洒说了十余件事,教授不住点头。

“说的很好,看来上一节留的作业有认真查找资料,还有同学要发言吗?”

“老师,我的观点是,昭圣帝是一个自律但懒散的人。”

教授点头,“同样需要给出史料记载。”

女生拿着自己的资料,开始一一念古文段落,念完古文后开始解释:

“在几乎所有人的印象里,能够一统天下,手里掌握整个世界的帝王应该是极为忙碌的,最起码他该是勤政的,但透过史书记载的缝隙。

我观察到,恰恰相反,昭圣帝是一个自律却相当懒散的人。

从多本史书中我抽取片段,发现昭圣帝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分权。

分权于臣子,分权于亲王公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太宗实录》中记载的昭圣帝日常,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日常pua大臣。

他派遣赵尚书前往西部治水时说:‘此事非卿不可,朕独信卿也。’

他给周丞相安排工作时:‘丞相之才朕平生仅见,当为朕心第一人。’

如此种种,也怪不得朝臣爱戴,他给臣子提供了足够的正向情绪价值。

但是想要被昭圣帝如此对待的前提条件是——有才之人,能为他分担朝政的人。”

很快,随着学生一一发言,黑板上写满了分析的性格特征。

【温和儒雅】

【自律懒散】

【野心勃勃】

【开拓进取】

【感情充沛】

【喜爱诗书】

【热衷写信】

【孝顺有爱】……

写了整整一黑板,教授看了看时间,很快要到下课时间。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差不多讲完,我见很多同学通过昭圣帝的人际关系分析他的性格特征。”

“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关于昭圣帝弟弟妹妹们历史论坛上最有名的几个称号?”

哄堂大笑,许多学生瞬间喊了出来。

“世纪第一哥宝男!”

教授敲了敲黑板,示意学生安静:“看来这个称号你们都很知道,那你们知道昭圣帝的外号吗?”

“昭圣帝的外号很多,友情提示一下,和宣武帝相关的。”

“爹系儿子?”

“大封第一爹宝帝?”

“宣武好大儿?”

无数的外号让教授都怔了一怔,这都什么跟什么?看来他是有段时间没刷论坛了。

他伸手压了压讲台下的喧嚣:“是‘三日书信帝’。”

“有谁知道这个外号的由来吗?”

有学生站起身反驳:“老师,你这个限定不对,‘三日书信帝’这个称号并不是特指和宣武帝相关的。”

“根据史料记载,以及近期对昭圣帝陵墓的出土工作,昭圣帝每三日写一封书信的对象并不仅仅是宣武帝。”

“还包括他的二十多个弟弟妹妹,十位亲王、十二王爷、两位镇国公主。”

“还有他信重的大臣。”

“我之前看了一本有关这个消息的文章,上面分析得出,昭圣帝每天要写至少三十封信,事无大小,都要和他爹宣武帝还有他弟弟妹妹以及信重的大臣分享。”

“最为重要的!每封信的内容都不尽相同!每三日寄一次。”

男生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不过最开始每三日一封信的对象只有宣武帝,但谁让宣武帝之后回京嘚瑟的告诉了他的儿子们。”

“结果一众亲王们就惦记上了三天一封的信,仗着自己出海打拼的功绩,言辞恳切的表示:对大哥思念成疾,唯有书信才能了以缓解思念。”

“咱们的昭圣帝作为端水大师,自然只能自己辛苦一些,满足弟弟们的需求,每三日寄出一封书信,避免他们在海外思念成疾。”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