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点好事,都不容易。国外做好事,总要先想着获利,免税或者抵扣税款,只是最基本的内容。
在这些个学校里走了遭,黄硕只发现两个不错的苗子,请高磊继续跟踪,再观察半年左右,年龄大一些,如果愿意,就送到体校训练。
如果表现还不错,就送到国外去,他也不跟米国合作,反而找东欧的篮球队,继续深造。
“国内会出现一个误区,米国的篮球模式,其实并不一定适合华夏国球员,没有那么广泛的球员选材基础,也没有市场化的篮球环境。”黄硕跟高磊商量,“你以后要是发现合适的人才,如果可以的话,送到欧洲的俱乐部锤炼,也许更好。”
米国篮球盛行个人主义,身体素质不用说,但如果到了国际赛场,有些球员无法适应。在欧洲打球的话,就不存在适应的问题,规则就跟国际比赛相同。
而且对抗、团队配合都做得很扎实,也许到欧洲去深造,更适合国内球员。
只是nba在国内已经有了影响力,要扭转这样的思维,不容易。
黄硕就知道,如果陈江华、刘晓宇、张庆鹏这样的球员,年轻的时候到欧洲去,而不是冲击nba,也许成长性会更好,发展更快。
高磊也在找合适的球员,希望多招揽几个国内篮球运动员,组建更大的经济人公司。
“你是专业人士,有什么好苗子可以推荐的?”
“倒是有几个,粤省的陈江华,才12岁,去年代表穗市,参加了耐克3人赛,打进了总决赛。另外,沧州的孙悦,也是好苗子,你知道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