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19日,东大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协议上郑重签字,正式达成双边协议。
2001年12月11日,东大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第143个成员国。
随着东大入市,世界经济的洪流,开始冲击东大原本相对封闭的堤岸。
车辆、电子、金融、粮食……
在这一场历史滚滚车轮当中,
大豆产业,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东北一直以来都是东大大豆的主产区。
尽管东北的大豆产量一直可观,但随着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内对大豆及其制品的需求,正日益增长。
豆浆、豆腐、腐竹、酱油、豆豉、腐乳、豆酱……等等,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饲料加工厂,大豆作为优质蛋白来源,被大量用于畜禽饲料的生产。
于是,
大豆的需求缺口,越来越大。
然后开始进口。
进口份额,越来越多。
……
……
2001年初,关祖写了一份《关于加入wto后我国重点产业面临国际冲击及风险防范的分析建议》的内参,送到了帝都。
内参包括汽车、金融、电子、粮食,等等产业,因为加入wto之后,将会面临国际倾销冲击。
其中内参主要用了阿根廷、巴西大豆的发展历程,作为例子。
「20世纪80年代末,阿根廷深陷债务危机,国内经济疲软。」
「美国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联合孟山都(美国种子巨头),以“技术援助+市场承诺”为诱饵,逐步渗透阿根廷大豆产业。」
「四大粮商承诺包销阿根廷大豆,解决农户销售顾虑,引导农户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潘帕斯草原的传统牧场被大量改造为大豆种植园。」
「随着阿根廷大豆种植规模扩大,四大粮商与孟山都联手推出转基因大豆种子,宣称其单产比传统品种提升30%以上。为快速打开市场,孟山都采取“放水养鱼”策略:默许阿根廷本土种子企业低价仿制其转基因种子,甚至暗中支持农户通过黑市倒卖种子,降低种植门槛。」
「短短5年内,转基因大豆在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中的占比从不足5%飙升至99%。与此同时,四大粮商通过“农资捆绑销售”模式,将化肥、农药与种子打包供应,农户若选择其种子,可享受农资赊销优惠,进一步加深对其供应链的依赖。」
「当阿根廷大豆产业完全依赖转基因种子后,美国种子公司孟山都突然发难,以“专利侵权”为由,要求阿根廷政府对境内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农户征收专利费,导致阿根廷大豆对欧出口量骤降30%。」
「此时,四大粮商已通过收购、并购等方式掌控阿根廷80%以上的大豆加工企业与仓储设施,趁机以“保底价收购”名义大量囤积大豆,迫使陷入销售困境的农户接受其低价条款。至此,阿根廷沦为“只生产原料、无定价话语权”的被动角色。」
「而巴西,此时经历了相同的事情,目前巴西已经彻底成为了四大粮商的收割地。」
「此时,全世界大豆产量,美国占据6000万吨、巴西5000万吨、阿根廷3500万吨,东大1000万吨……第五印度300万吨……」
「大豆产量,四大粮商已经占据了全世界的85%份额。」
内参内容讲清楚大豆世界格局之后,
开始分析:
「东大作为12亿人口的国家,四大粮商不会放过这么大的市场,必然会趁着加入wto的机会,按照阿根廷、巴西的方法,进攻……」
「此外,除了大豆,其他粮食依旧会如此……」
「另外,东大的汽车、电子、金融等等行业,也同样会遭遇……」
……
内参送到帝都之后,
一个月后,也就是从2001年4月,中储粮开始加大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采购量。
假装是国内的大豆减产,并且需求扩张,迷惑四大粮商。
实则是60%用来供应,40%用来存储,应对接未来的倾销战。
……
……
2年半后,
2003年7月15日,
芝加哥,
嘉吉集团总部顶楼会议室。
落地窗外,是密歇根湖的粼粼波光。
长桌两端坐着四大粮商的核心代表,每个人面前都摊着一份标注“机密”的全球大豆产区报告。
嘉吉集团的总裁艾伦福斯特率先开口:
“南北美洲的天气报告出来了,今年是绝对的丰收年。美国中西部降雨充足,巴西塞拉多地区的大豆长势超出预期,保守估计三国产量会比去年增15%。”
adm副总裁马克汉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