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以及秘法,貌似关系不大吧
“小友,可否口述一遍于我?”
释尊者想听听,这无相经之间有何不同,莫非还是个真假美猴王?
“没问题。”
迦叶本就是少林祖师,他从其那里得了这门秘法。
交还少林,是分内之事。
听完孟传念诵一遍经文,释尊者若有所思。
片刻后,眼神一亮。
他明白了,孟传因何而悟。
他心中思忖:
“迦叶祖师,竟然还掌有另一缘法的无相经,称其为秘法,确实不为过”
他对着孟传道:
“孟施主能为我寺取回失传经文,当得上大功德一件,善哉”
“释尊者夸张了,晚辈能学习已是感激不尽。”
其他奖励,就没有了。
孟传担心释尊者和迦叶祖师一样,亦会看面相分析的“读心术”。
也不去多想此事
这些心灵一道大能,多能通过体感神态,分析人心中所想。
面板之事,太过玄虚,释尊者肯定想不到。
但若是自己内心嘀咕少林抠门,其多半能察觉到
不过孟传本就不在意,很快就忘却。
他今日上山,学习佛门武理乃至武学。
有着一层“还功情谊”在,想必学习之路,通畅许多。
后山。
拜别释尊者,孟传一人畅游少林。
先前在后山门卫那里,他已经通过拜访函,换了一块“达摩禅玉碟”。
禅玉碟、铜令牌、檀木符。
是为三种少林信物。
他手中玉碟,仅有瓶盖大小。
由暖玉雕琢而成,刻有达摩祖师面壁图。
触手玉质细腻,进而升温,是入寺求学的凭证。
铜令牌次一档,持有者寺内视为来访贵客。
檀木符最次,仅供出入少林武大,身份路引之用。
搓了两下玉碟,孟传收入虎头腰牌。
释尊者还以自身法力,在其上印有一红戳。
凭此戳,除去高僧清修之地与寺中要地。
少林武大,畅通无阻。
当然,藏经阁自然是少林要地之一了
他最心心念念的一项,藏经阁爽看经文。
释尊者并没有给予这个权力。
对方不说,他也没敢问
不过没事,还有白宝师父这一层关系在,想必问题不大
先前,释尊者指引了月台之苑所在。
一路上,孟传也不着急,边走边逛。
路上,有人刚刚在书册崖见了他。
纷纷和孟传攀谈,而后为他引路:
“师兄,前方左拐那里,是我少林真正的大雄宝殿。与外界有所不同,师兄可以进去参观。”
“明白,感谢这位师弟了。”
“善哉,师弟先告退了。”
听闻孟传所言,其又为少林添一武学秘法。
这份恩情在,指指路不算什么。
孟传道谢完,顺着其指引,前往“正版”大雄宝殿。
其实像这种,分为两种不同版本的门派重要信仰建筑。
道佛双方,都是这样做的。
一处位于外界,供游人观赏敬仰,用以供奉仙佛,香客如织,烟火缭绕。
另一处藏于“大本营”,道佛目的,都是来上请仙佛祭祀。
二者只是称呼上有所不同,道门叫做斋醮,佛门称之为做法事
因此,他去少林内部的大雄宝殿,才能看到“真东西”
大雄宝殿。
朱门巍峨,三世佛金身端坐中央,宝相庄严。
烛火摇曳,梵香缭绕,罗汉列阵门扉,满殿肃穆威严。
孟传踏入其中,顿时被深深震撼到。
“十八罗汉魔染,看来也因此影响到少林了.”
列阵中,明显缺了数尊身影。
佛门罗汉众多,最大数有五百。
十八罗汉,是罗汉群里的特定代表,因而他不敢断言。
相关功课,他早就做过。
佛门典故中。
五百罗汉,一般指佛门创始者释迦牟尼圆寂后,参加第一次佛会结集的五百比丘。
除此之外,也有信仰方面的说法。
称五百罗汉为佛陀众多弟子中,修成正果的代表人物,姓名尊号都由后世者附会。
至于十八罗汉,倒是没有众说纷纭。
其原身为“十六罗汉”,乃释迦牟尼佛的十六位弟子。
祂们受释迦牟尼嘱咐。
不入涅槃,常住世间,护持正法,因此而闻名五百罗汉之中。
至于后续又发展出的两位罗汉,添为十八罗汉。
世人尊称“降龙”与“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