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太阳系保卫战推演(2 / 3)

“不是我轻敌,实在是三体舰队表现的太不尽人意了,要知道,太阳系舰队的高层甚至考虑过远交近攻的玩法,他们希望联合三体舰队一起对吞噬帝国展开进攻,但三体舰队连来到太阳系都费劲……真不是我瞧不起他们,至于智子,也很好解释。”

“技术偏科呗。”

卡斯舰长毫不客气的说:“波江文明擅长共生,吞食帝国擅长把东西造大,三体文明擅长微观技术,人类文明均衡发展,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是瑟兰汀统帅说的(注:欧洲舰队司令)。

这位舰长又说:“如果不是因为恐龙的原因,我相信太阳系舰队早就该远征三体星系了,与其等他们像乌龟一样爬过来,倒不如用恒星型核弹和电磁炮把整个三体行星给平了。”

卡斯舰长很自信,罗清也能理解对方的自信。

罗清只好说:“按你的说法,[前进四]只适合赶路?[前进三]才适合作战,对吗?”

舰长点点头:“是这样,按照现有的太空战争理论,[前进三]是最适合进入战争状态的航速,2%的光速可以给电磁炮弹和各种星际核导弹提供不错的初速度加持,在这个速度下,战舰仍然能够进行有效机动。

宇宙不是地表,没有摩擦力辅助减速,真空中的减速或者加速只能通过辐射引擎进行角度慢慢调整……哪怕是这样小心,[前进三]状态下的战舰都有可能出现星际触礁而自毁。

[泰坦尼克号]就是这样没得,泰坦尼克号已经提前9000公里发现了那块巨大的铁陨石,几乎有纽约那么大,可是它最后也没能躲过去……遇到这种突如其来的大质量陨石,战舰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要是[前进四]状态,在柯伊伯带行驶,那更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您可以用神念看一下这艘战舰的前面——是不是有密密麻麻的小坑?那都是陨石砸出来的。”

“罗清号”恒星级战舰的‘剑尖’,确实存在着大量的陨石坑,只不过都被坚固的纳米装甲挡住了。

这位舰长又拿出了更多例子来佐证自己的理论:“柯伊伯带到处都是大质量陨石,十几年前的那场柯伊伯带战役,至少有50艘恐龙战舰是被陨石砸坏的……没办法,再结实的的战舰壳子也顶不住大质量陨石,材料学的极限就摆在这里。

人类一样,恐龙一样,三体人也一样,没有例外。”

罗清咂咂嘴,卡斯舰长的分析有理有据,很有道理。

“不提太空陨石威胁了,战舰的加速度怎么样?”

卡斯舰长说:“也是多亏了您分享的炼体法,太空军成员的身体素质都在先天武者级别,普遍可以扛住100到200个g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意味着战舰乘员在[前进一]、[前进二]、[前进三]的切换中不需要进入深海加速液。

哪怕是进入[前进四]状态,我们也能暂时扛得住,只不过。前进四的状态一般要持续一年才能速度最大化,在持续一年的提速中,我们肯定是不可能全程靠身体硬扛的,仍然需要深海加速液的保护。不管怎么说,我们都省下注入深海加速液的时间,不然一来一去又得耽误一个多小时。”

“但机动性还是不够。”罗清说。

“没办法,所有的战舰都得遵循动量定理,‘辗转腾挪’这四个字只存在于低速状态,高机动性在太空战争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个时代的战舰,很像古代的重骑兵,只能一往无前的冲锋,一旦急转弯,那就等着连人带马摔在地上吧。”

通过与卡斯舰长的聊天,可以看得出来,目前太阳系舰队的前线指挥人员,对现有的太空战争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

而且人类和恐龙那持续数十年的骚扰战,也侧面印证了现有太空战争理论的正确性。

随着一场场与恐龙作战中积累出来的小胜利,渐渐强化了太阳系舰队的信心。

卡斯舰长对罗清又说:“话说回来,罗清先生,您可不一样,您轻巧灵活,有着10%光速的瞬时加速能力,这放在太阳系战场绝对是一个超模的bug!相信您会给恐龙一个大惊喜的,但您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千万不要脱离太阳系舰队主力的掩护,吞食帝国的母舰上有着超大规模的激光防御矩阵,您绝对是躲不过光速打击的,一定要小心谨慎。”

罗清摇头:“你放心,我从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你知道太阳系舰队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吗?”

“嗯…具体不知道,但我代入舰队统帅,应该能猜到一点。”

“说说看。”

“目前,通过观察可以知道的是,吞食帝国有着九十六万艘太空飞船,接近百万之数,其中有60万太空飞船是战斗型,可以直接用于战斗的,剩下的太空飞船则主要以资源探索船为主。

5000对60万,优势不在我们。

恐龙们占据绝对的规模优势,这是流浪了6500万年的积累,让舰队硬碰硬是不行的,但这场仗也不是不能打,自从雷迪亚兹推动了恒星型核弹的研究以来,人类在过去的170年里已经生产了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