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专程下来,自然是听说了宏聚变与罗清的事情,但与其和其他人陷入‘修仙者到底死没死’这个牛角尖不同,丁仪专程下来,是有其他事情要做。
——那枚吞噬了两个生命以及一艘木船的宏聚变,到底是什么杀伤性质的?
他听说环太平洋的国家,包括加拿大与美国的西海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北部、中国的东南沿海,、几乎整个日本和朝韩半岛、以及俄罗斯的楚科奇半岛和白令海峡对岸的阿拉斯加半岛,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停电情况。
但与2005年的情况不同,人类的芯片还在,与此同时,pdc排查了各停电区域的基础设施,暂时没有发现有人造物品和自然物品遭受到宏聚变的毁灭,只是电力系统受到了损伤。
但饶是丁仪如何调查,最终也没能发现什么蹊跷,他只能模糊的确定,这一次的宏聚变激发波,很可能是以一种能量的形式出现。
“宏聚变的能量在摧毁掉足够的对应物质之前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消散,宏聚变的能量不会衰减,哪怕是贯穿地球也不会扩散到宇宙中。”
“除非有未知物质的的优先级是宏聚变的优先目标,这些物质抵消了宏聚变的扩散,并最终导致宏聚变结束。”
丁仪说着,他的目光看向江星辰,作为在场唯二与宏聚变有着强联系的人,江星辰读出了丁仪的意思。
“老江,陪我去现场看看。”
在这间小小的调查室中,两人的氛围感显然有些奇妙,面对丁仪的邀请,江星辰迟疑了一会,点了点头。
[1]有人问,宏聚变能不能干掉水滴?
很遗憾,不能。
宏聚变其本质是通过宏观量子态的波函数共振,选择性瓦解目标物质的原子间结合力,(化学键/晶格结构/或分子结构),使物质从宏观层面直接崩解为微观颗粒(粉末/灰烬),但不涉及原子核的改变,比如核裂变、聚变。这种作用类似于“精准解构物质的微观架构”,而非破坏原子核本身。原子核不变,原子就不变。(听起来有点绕,但是初中物理讲过,不难理解。)
而水滴,是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制成,本质上是将原子核通过未知力场将其紧紧排列在一起。只留下排列整齐的原子核裸露在外界,不留一颗电子在上面,绝对零度,无视任何化学反应,几乎无法通过宏观外力作用而导致毁灭。因此,宏聚变无法在水滴表面生效,生效了也无法摧毁水滴。
文盲版解释:宏聚变是打分子用的,水滴表面是原子核,打不了。
本书战力划分: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智子)和中子>电子>夸克>弦
注:弦论里的弦,尺度小到难以想象,直径在10{-35}米左右,几乎逼近了普朗克尺寸。被设想为万物构成的最基础单元,不过目前还停留在理论层面。
(奇怪的战力划分又增加了呢)
(呱!是夸克级强者口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