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明王镇世金轮!(1 / 3)

木杖上尊的瞳孔先是猛然收缩,如同针尖,其中映照出那卷象征着一个前所未有格局的帛书。

紧接着,他那枯槁的面皮难以抑制地微微抽动起来,持着禅杖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泛出青白之色,显示出内心正经历着何等剧烈的海啸!

那并非恐惧,亦非狂喜,而是一种巨大的、彻底颠覆了他认知的震撼!

一种被宏大到超越想象、却偏偏又带着致命诱惑力的未来蓝图所冲击的茫然与……眩晕!

以他深不可测的修为,接卷的动作竟出现了一丝凝滞。

当帛书入手那一刻,他感受到的不仅是沉甸甸的帛书重量,更是仿佛亿万苍生魂魄的重量!

还有……那足以让整个梁洲佛门登天一跃、成为大秦国运乃至三界秩序核心基石的、庞大到令人窒息的许诺!

他迫不及待,却又带着无与伦比的小心与凝重,解开了帛书上的龙纹丝绦。

帛书在他手中徐徐展开。

时间仿佛停滞。

木杖上尊的目光死死钉在帛书上,苍老的身躯一动不动,惟有他那花白的眉毛和持卷的手在微微颤动,暴露出内心的惊涛骇浪。

帛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炸雷在他识海中轰响。

人皇御天、佛主轮回、仙魔为锋、儒理为基……

每一个环节都缜密宏大,将梁洲佛门的地位前所未有的拔高到了一个战略支点的位置,不再是割据一方的佛国,而是未来三界秩序中不可或缺、手握生死轮回权柄的关键一环!

这绝非战书,这……是通往佛门万世不朽的阶梯邀请函!

良久,他才极其缓慢地、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抬起头,用一种混合着震骇、茫然、不可思议的复杂目光望向季云堂,仿佛第一次真正看清了这位大秦使臣。

他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将手中的帛书传递给身边另一位同样目瞪口呆、气息都变得紊乱的上尊。

帛书在佛台顶层几位最核心的上尊手中快速传递着。

没有惊呼,没有喧哗,只有一片死寂。

每一位接卷者,无论是金刚院首座觉藏,还是华严上座,或是妙智大宗师,在看清卷中内容后,无一例外地脸色骤变!

有的浑身剧震,有的失神呢喃,有的倒吸冷气,更有的眼神瞬间被贪婪和狂喜点燃,却又被那宏大蓝图蕴含的责任所震慑……

最终,所有上尊、首座们的脸上,都只剩下一种无法掩饰的震惊与巨大的茫然失措。

他们心中千万年来固守的“圣地净土”与“梁洲佛国”概念,在这份蓝图面前,瞬间被碾得粉碎。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陌生、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秦佛门”!

外围的无数高僧虽然不明顶层的帛书具体内容,但看到木杖上尊和诸位首座那从未有过的失态反应,心中也掀起了惊涛骇浪,焦灼地互相交换着眼神。

而人群中那些听闻“重建轮回”、“佛门执掌”字眼的普通信众、百姓,则爆发出了巨大的激动和热烈的议论。

嗡鸣声迅速取代了之前的死寂!

“轮回?我们死去的亲人有机会再得安息?”

“佛门执掌轮回?那岂不是……”

“大秦……真的要让我们佛门做这么大的事?”

季云堂看着佛台上诸僧从震惊到茫然,再到隐隐浮现的激动与挣扎,平静而清晰地再次开口。

声音传遍全场。

“上尊大师,诸位大德。陛下深知佛门精义,更亲眼目睹青阳侯以武道印证佛门大法。大秦有无敌的兵锋,”他目光扫过陈武等三千玄武帝相亲卫,那铁血的煞气即便收敛,也让人心悸,“更有如青阳侯这般,将佛门功法修至前所未有的化境、足以媲美远古明王真身的绝世强者!”

“我大秦对佛门大道,毫无排斥之心!”

他略微提高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们在皇城广济堂,曾汇聚儒释道顶尖人物,十日论佛!而最终朝野公认——”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木杖上尊,一字一句道:“佛门,乃是我大秦国运根基之一!佛光普照之地,即是生民信仰安息之地,亦是大秦万世之基石!”

这番话,不仅肯定了梁洲佛门的地位,更是将那十日论佛的最高成果、大秦内部的共识公诸于众!

无数梁洲僧人神色剧变,有激动,有释然,有难以置信的复杂情绪在眼中交织。

原来,在大秦高层眼中,佛门的价值早已超越藩篱,被纳入了帝国最核心的版图!

季云堂双手作揖,对着木杖上尊的方向朗声道:“故此,本使斗胆提议,今日这场震动三十六洲的盛会,便不再论个人之高下,小乘大乘之细枝末节。”

“我等何不——共论那‘重建轮回’之伟业?!如何让佛法在此宏图中,真正践行其普度众生、安定三界的无上宏愿!”

木杖上尊的目光从手中的帛书抬起,再次落在季云堂身上,最终缓缓扫过身后那些目